中国新闻期刊中同性恋议题的媒体呈现——以《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1996-2011)为例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ji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同性恋群体具有隐匿性,公众对这一群体缺乏认识,使得报纸媒体和电视媒体对同性恋议题或处“缺席”状态,或存在大量污名化报道。随着公众对同性恋群体关注度的逐渐增加,考察新闻期刊对同性恋议题报道的处理、分析当前同性恋者在社会中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进而综合分析同性恋议题报道在整个媒体中的报道环境成为一种必要。   本文首先以同性恋作为论文的选题来源,做出相对完整的文献综述,明确研究思路、方法、难点及创新点,并对相关定义与参照理论进行回顾。接着对同性恋报道所处的社会语境进行必要梳理,加深对同性恋现象、同性恋报道状况的认识。在这一社会语境下,运用议程设置理论、框架理论、话语分析理论,对《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自创刊以来(1996-2011)有关同性恋议题报道进行详细分析。首先,从议题建构角度对同性恋议题报道的报道概况、话语流变和议题建构进行分析,宏观上勾勒出同性恋议题报道的横向报道概况与纵向话语流变。其次,从话语分析角度对同性恋议题报道的报道结构、叙事策略和词语、句法选择进行分析,中观和微观上描摹同性恋议题报道的话语选择,从而完成对同性恋者的形象再现。   研究结果显示,区别于报纸媒体,对新闻期刊中同性恋议题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报道内容偏向于同性恋与文化、国外同性恋活动、以同性恋为素材的影视作品等报道题材中;报道量随着年份的增长而增加;报道语气趋向于中性和正面报道;同性恋者形象由污名化、刻版化开始向“同性恋是时尚群体”、“同性恋是社会名流”等形象转变。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学位
在当今互联网方兴未艾,以微博为代表的移动传媒强势凸显的全媒体时代,作为传统平面媒体的党报副刊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如何让副刊好看、耐看,如何更好发挥副刊的“留客”作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