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聚集游客群系统安全分析及其动态评估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mangshengs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旅游活动已呈常态化与大众化,出游人数急剧增加,热门景区景点、特定游览场所频频出现游客“爆棚”、“井喷”、“挤爆景区”、“人山人海”等现象。在特定时空条件作用下,会出现特殊游客群体——高聚集游客群(局部空间内聚集游客数在50人以上且游客密度高于3.0人/m~2的游客群体)。这类游客群体是游客聚集数量和聚集密度的极大化表现,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和人群变化的复杂性,往往难控难疏,风险隐患众多,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后,高聚集游客群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全面系统探究高聚集游客群的安全问题,强化保障高聚集游客群安全成为旅游安全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因此,本研究将重点聚焦高聚集游客群安全相关问题,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主要围绕“是什么——高聚集游客群安全问题的特征与规律”、“为什么——高聚集游客群安全的影响因素和事故发生机理”、“会怎么样——动态评估高聚集游客群的发展态势与安全状态”以及“怎么办——构建高聚集游客群的安全保障体系”等四个主要问题开展研究。本研究按照“理论回顾-现象分析-原理解析-动态评析-策略研析”的思路开展研究。第一,全面文献梳理与理论回顾:界定基本概念,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具体研究问题,并选定开展研究所需的基础理论;第二,探究高聚集游客群安全问题的现象表征:搜集高聚集游客群安全相关案例,剖析高聚集游客群的风险类型与事故特征,利用最优尺度分析时空因素与高聚集游客群安全事故的关联关系;第三,探究影响高聚集游客群系统安全的因素和事故发生机理:剖析高聚集游客群系统的构成与运行机理,借助扎根理论分析探究影响高聚集游客群系统安全的因素,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因果关系分析模式提炼高聚集游客群系统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理和应对路径;第四,仿真模拟高聚集游客群系统的发展态势与安全状态:对武夷山天游景区(易在节假日出现年轻游客为主的高聚集游客群)、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易在白天出现家庭游客为主的高聚集游客群)和台北士林观光夜市(易在夜间出现大众游客为主的高聚集游客群)开展实地调研,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影响高聚集游客群系统安全的因素,构建高聚集游客群系统运行和安全评估的动力学模型,利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模拟不同条件下高聚集游客群系统的发展变化态势,评估不同条件下高聚集游客群系统的安全度变化;第五,构建高聚集游客群安全保障体系:借鉴国内外高聚集游客群的安全管理策略,构建高聚集游客群的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仿真模拟安全管理策略在不同条件下的管理效果,提出保障体系实施建议。本研究的研究发现简述如下:(1)高聚集游客群安全问题的现象表征:资源吸引是高聚集游客群形成的主要刺激因素,山岳类场所是其出现的主要场所;其面临自然灾害风险、社会安全风险、公共卫生风险、事故灾难风险、人群聚集风险以及场所空间性风险,同时也存在违反、破坏、竞争、冲突和骚乱等高风险行为;此外,高聚集游客群安全事故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安全事故与时空因素也存在相应的关联关系;(2)高聚集游客群系统安全事故的原理剖析:多源压力子系统、状态变异子系统和管理响应子系统共同构成了高聚集游客群系统。而系统安全受到多源压力、状态变异和管理响应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高聚集游客群系统的不同状态均是各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耦合产生的系统状态。高聚集游客群系统运行的安全路径为“多源压力→+状态变异→+优质管理响应→-多源压力”;多源压力子系统、状态变异子系统以及管理响应子系统三者之间并未形成高效协同耦合是高聚集游客群出现安全事故根源;高聚集游客群系统安全事故应对路径则为“多源压力→+状态变异→+劣质管理响应/管理响应缺失→+事故→+多源压力→+状态变异→+优质管理响应→-多源压力”;(3)高聚集游客群系统安全的动态评析: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表明多源压力、状态变异以及管理响应是影响高聚集游客群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高聚集游客系统仿真模拟显示:多源压力子系统呈现近指数式增长,状态变异子系统和管理响应子系统会随着多源压力子系统增长而增长;另外,游客激增、游览环境恶化等突变情形会造成多源压力子系统明显增长,且增幅明显高于状态变异和管理响应子系统;高聚集游客群系统安全度呈现“提升-下降-回升”的变化态势;游客激增、游览环境恶化等会使得高聚集游客群系统的安全度下降;此外,本研究分别提出了平稳状态下、突变情形下高聚集游客群在不同时段、不同预警等级层面的安全预警方案;(4)高聚集游客群安全管控的策略研析: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经验,构建高聚集游客群安全保障体系,提出宏观管理层面的高聚集游客群安全管理建议,并分别从人员层面、设施设备层面、环境层面、管理响应层面提出了高聚集游客群安全保障的预防预备子体系、监测预警子体系、控制响应子体系和善后恢复子体系,并提出了高聚集游客群安全保障体系的“3-4-7”运行机制。此外,不同情形下安全保障体系中管理策略的效果模拟显示:平稳状态下,提前客流预警、强化客流预警、快速执行管理响应、强化客流管理响应、强化管理方案响应和强化管理单位响应能有效提升高聚集游客群系统的安全度;突变情形下,管理响应整体强化、提前强化客流预警、快速执行管理响应、强化客流管理响应、强化管理方案响应和强化管理单位响应能有效提升高聚集游客群系统的安全度。基于管理策略的效果模拟发现,本研究提出了高聚集游客群安全保障体系的执行实施建议,进一步提升了安全保障体系的实操性。本研究重点探究了高聚集游客群安全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怎么样”以及“怎么办”等4个相关议题,取得了一定的创新与贡献:一方面,本研究在高聚集游客群安全研究方面实现了一定的创新与突破。借助系统动力学原理与仿真模拟技术,仿真模拟不同条件下高聚集游客群系统运行、动态评估不同条件下高聚集游客群系统安全状态,模拟安全管理策略在不同条件下的管理效果,这是本研究方法应用创新。此外,从理论推演和案例解析双重视角来探究高聚集游客群系统构成、从质性和量化双重视角来探究、检验影响高聚集游客群系统安全的因素,这是本研究的视角创新。另一方面,本研究在高聚集游客群安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取得了一定贡献。理论层面,抽象、提炼出影响高聚集游客群系统安全的因素,提出高聚集游客群系统安全的实现路径、高聚集游客群系统安全事故发生机理和事故应对机理,推进了高聚集游客群安全的理论研究。实践层面,本研究提出了不同条件下的高聚集游客群安全预警方案,构建了高聚集游客群安全保障体系,提出了保障体系的实施建议,这有助于强化高聚集游客群的安全管理实践。
其他文献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为解决温室效应等问题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颁布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以减缓二氧化碳排放。本文
众所周知,创造新客户所花费的工作量是保持旧客户的20倍,而80%的收益来自20%的常客。饭店每天要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顾客,发现并留住具有消费能力的回头客,就能为饭店创造稳定收入来
目的:以护理服务在社区的有效实施为基础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探究社区护理服务的意义.方法:以当地社区医院内5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群体,从中选取患有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采取微信平台自我管理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造口患者64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间,并根据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