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K(AE1/AE3)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后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共43例,其中Ⅰ期患者29例(ⅠA期患者22例,ⅠB期患者7例),Ⅱ期患者7例,ⅢC期患者7例,均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术前均未放化疗,无其它恶性肿瘤史,无腹膜后手术史,收集组织石蜡标本及所有手术切除的石蜡包埋的392枚淋巴结,其中Ⅰ期患者淋巴结242枚,Ⅱ期患者淋巴结98枚,ⅢC期患者淋巴结共52枚(其中12枚为转移淋巴结)。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比较CK(AE1/AE3)与Ki67在常规病理检查转移和无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分析相关临床和病理因素与淋巴结中Ki67和CK(AE1/AE3)表达的关系,研究两者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中的表达意义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CK(AE1/AE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而Ki67为74.4%,在三期患者中,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5%(19/29)、85.7%(6/7)和100%(7/7)。2.CK(AE1/AE3)在转移淋巴结中均为阳性表达,Ki67在转移淋巴结中的阳性率为91.7%。在Ⅰ、Ⅱ、ⅢC期无转移淋巴结中,CK(AE1/AE3)的阳性率为9.1%、15.3%、22.5%,三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的阳性率分别为8.7%、18.4%、25.0%,三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CK(AE1/AE3)和Ki67在无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与手术分期有关。24例患者HE染色示无转移的淋巴结中有CK(AE1/AE3)或Ki67阳性表达,共56枚淋巴结可以检测到阳性表达,其中CK(AE1/AE3)阳性46枚,Ki67阳性的淋巴结49枚,而Ki67和CK(AE1/AE3)均为阳性表达淋巴结有39枚。3.Ⅰ、Ⅱ期子宫内膜患者淋巴结中CK(AE1/AE3)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管浸润有关(P<0.05)。Ki67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0.05)。4.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不同病理参数与其复发的关系中发现,肿瘤复发和淋巴结内CK(AE1/AE3)表达、淋巴结内Ki67表达、组织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管浸润有关。5.在影响复发的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发现,淋巴结中CK(AE1/AE3)表达和淋巴管浸润为影响Ⅰ、Ⅱ期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无转移淋巴结中,CK(AE1/AE3)和Ki67表达在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微转移中具有提示性价值,CK(AE1/AE3)较Ki67在预测淋巴结微转移具有更强的特异性。2.在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无转移淋巴结中CK(AE1/AE3)表达是其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淋巴结中Ki67的表达是其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