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异议之诉:实务中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ks1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民事诉讼法》引入了执行异议之诉制度,改变了长期以来仅关注执行效率,而忽略案外人合法权益的做法,给与了案外人以诉权保障,体现了立法从维护债权人利益到保障案外人合法权益的态度转变。但时至今日,对于执行异议之诉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法律和司法解释仍没有系统、统一的规范,立法上的阙如造成实务中的混乱,在诉讼标的、裁判范围、认定标准等问题上,法律还未能起到定纷止争的效果。本文选取实务中的案例,拟就实务中的热点问题、裁判中亟须统一的争议点展开讨论,期能抛砖引玉,为审判实践提供参考。本文第一章重点讨论了执行异议之诉诉讼标的的认定。首先对实务中的不同做法进行梳理;其次,从案例、司法裁判和理论的角度分析各种不同的观点;最后,从执行异议之诉的目的、司法裁判和既判力的角度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界定异议之诉诉讼标的的建议。本文第二章主要讨论了执行异议之诉中对合同的裁判。本章论述主要围绕两个问题,首先,执行异议之诉中,对于合同问题,法院该不该审、该不该判:其次,对执行异议之诉中常见的几类合同效力情况进行分析。本文第三章主要讨论执行异议之诉中案外人资格的认定。首先,明确认定方法及步骤;其次,对案外人是否享有实体权属进行讨论:最后,将“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民事权益”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讨论实务中常见的案外人所享有的权益是否“足以排除强制执行”。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司法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权利得到保障和维护,法律也日益完备,但是法律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并不趋于同步,有时法律会存在着存有漏洞或者规定不明确亦或者是法律没
我国检察机关在民事活动中行使法律监督权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民事检察建议,其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在一些采用权力分立制度体系的英美法系国家,其检察建议只是针对一部分的
曾经肆虐的禽流感,以其极大的流行性和破坏性,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恐慌。在这场危机过去之后,人们开始反思,发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些制药公司在危机时刻为了自己的利益
效率违约是指在预期收益损失的损害赔偿是有限的前提下,一方当事人为了避免更重大的损失而发生的违约或者一方当事人的违约收益超过各方当事人履约的预期收益时而发生的违约。
随着气候恶化、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节能减排、发展低碳产业成了世界各国面临的艰巨任务,合同能源管理随之诞生。合同能源管理自上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已经得到了长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