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中国经历了大规模的城乡劳动力迁移,随之产生了相当数量的留守及流动儿童。劳动力流动改变了儿童家庭结构和居住环境,这会对其福利水平产生影响。为了探究儿童福利水平受父母迁移影响的大小及机制,本研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ese Family Panel Studies, CFPS)2010和2012年数据,分别对农村留守及城市流动儿童的身体健康、受教育情况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本研究首先将留守儿童与农村一般儿童做比较,根据父母流动模式将留守儿童细分为父亲单独外出留守儿童;母亲单独外出或父母均外出留守儿童。构造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DID)对父母外出务工的影响进行因果推断,研究结果显示:(1)父母外出务工会使留守儿童体重增长变缓2-3斤,母亲单独外出或父母共同外出的留守儿童自评健康状况变差。(2)父亲单独外出的留守儿童语文排名下降,母亲单独外出或父母均外出对儿童成绩无显著影响。(3)母亲单独外出或父母均外出的儿童在八分制抑郁得分下,抑郁水平上升0.5分。其次,本研究将流动儿童与农村一般儿童及城市儿童做比较,利用2012年横截面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OLS)方法分析流动儿童与另外两组儿童福利水平的差异,以探究随迁儿童福利水平是否得以改善,研究发现:(1)农村儿童在身体健康方面比城市儿童差,流动儿童比农村一般儿童低2.9斤,比城市儿童低5斤。(2)受教育情况也并未随儿童迁移而得到改善,具体地,流动儿童在数学排名及延迟词汇记忆方面与农村一般儿童无差异,但与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排名差,延迟词汇记忆得分也比城市儿童平均低0.41分。在儿童班级、年级排名及标准化测试成绩方面,流动儿童比农村一般儿童及城市儿童差。(3)对于心理健康状况,城乡儿童不存在显著差异,流动儿童未因为随迁而出现心理问题。农村留守及流动儿童福利水平相对均处于较差水平,对此采取的政策建议为:在儿童时期,父母尽量不与儿童分离,如果不得已而外出,更应加强与儿童交流的频率;加强农村医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在长期中,应逐步缩小直至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所导致的制度性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