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调适:失独家庭抗逆力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usc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家庭抗逆力理论,采用深入访谈和实地观察调查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分析H省H市YS区的失独家庭的经历。以破坏因子与保护因子对应结构为逻辑出发点,提炼总结出这些失独家庭在应对困境时,家庭抗逆力发挥作用的过程。研究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阐述本文的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研究设计,在对家庭抗逆力的理论基础、研究取向、理论模型和作用机制以及本质与内涵的回顾后,建构出本文的研究框架以及相关的调查设计与实施。第三部分从破坏因子入手,运用家庭生态系统视角,分析当前失独家庭面临的哪些压力与困境,以及这些困境会对失独家庭产生何种影响。第四部分将着重分析有哪些关键保护因子帮助失独家庭应对种种困境,以及失独家庭在家庭抗逆力运作时中对困境具体的调整与适应的过程。第五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与归纳,同时,为帮助更多失独家庭走出困境提供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失独家庭的困境随着时间的历程涵盖多重方面。在初期,子女死亡事故发生的阶段,父母个体身心上的重负是失独家庭面临的主要困境。独生子女死亡事故发生一段时间后,失独父母的专注力转移至未来生活上,家庭生存与发展成为失独家庭应对的难题,此外,失独者在社会交上的主动退缩和社会环境对失独者的排斥,导致失独家庭在应对困境时孤立无援,这是失独家庭面临的又一重压力。面对多重挑战与压力,在失独家庭调整和适应过程中,家庭抗逆力的运作是失独家庭能否成走出困境的关键。为失独困境创造意义,对未来正面展望以及保持坚定不移、乐观向上的心态是失独家庭抗逆力在家庭信念系统、精神层面对困境调适的关键。弹性的家庭组织形式、夫妻间的凝聚力以及与外界重新联结,是失独家庭应对困境的缓冲器。家庭沟通过程中夫妻间正面的情感分享与负面情绪的处理是失独家庭做出调整的开始。失独家庭信念、家庭组织方式和家庭沟通三者交互作用构成失独家庭抗逆力的核心过程。
其他文献
战争的胜利不只是武器技术的对决,更是战斗精神的较量。我军官兵媒介素养的提升,对战斗精神的培育有着重大的积极影响。随着现代化战争的焦点日渐向精神领域转移,中国军人应
目的比较体外心肺复苏与传统心肺复苏对老年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治疗该病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在济南市人民医院急诊救治的心脏骤停患者120例,
市民社会作为一个专有名词从古代西方就开始使用,其内涵的广博、深刻性在当今仍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在研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图表的形式,通过研究国内外著名学者对市民社
目的探讨退变性L4椎体滑脱症手术前、后椎间孔高度改变与术后L4根性神经痛的关系。方法 47例退变性L4椎体滑脱症患者,均行腰椎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固定+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
东、西方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方式的不同,造成东、西方封建城市巨大差异:一方为大一统的封建政治、经济中心,而另一方则在诸侯、王权、神权的多元政体的争斗缝隙中成长为自治城
未成年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有这样一群未成年人,他们来自一个并不完美的家庭,他们其中有的没有监护人、有的监护缺失、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患重疾??在发展速度越来越
为研究喷射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采用74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对掺入占胶凝材料0%、2%、4%、6%速凝剂的喷射混凝土进行不同养护龄期RMT静态力学试验和冲击试验。
全球金融治理的规则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无论是条约、习惯法或一般法律原则等硬法规则,还是宣言、监管标准等软法规范,都在不断扩张,相继引起国际金融法体系规模上的持续扩大
<正> ①“海豹”突击队员的典型装备,包括MP5冲锋枪、循环呼吸系统、氧气瓶、防护背心、潜水镜、罗盘表、脚蹼等②P226型手枪(美海军称Mk24型) ③钛制“海霸”军刀。为避免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