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源对瑞利波传播特性影响研究

来源 :武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e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利波是表面波的一种,在半无限介质中,其能量主要集中于一半波长范围内,在点源激励下,瑞利波的能量约占总能量的2/3,P波和SV波分别占7%和26%。表面波的传播是以椭圆形逆时针运动,并且随深度逐渐衰减,即水平运动滞后于竖向运动,表面质点响应以瑞利波影响最大。因此瑞利波通常用于地质勘探和测试岩土领域的物理机械参数。文中使用一种解析法来研究瑞利波在均匀和分层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并使用数值方法分析了源激发的瑞利波的传播特性。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基于平面波阵面假设,研究自由状态下层状介质中瑞利波频率特性。用传递矩阵、刚度层矩阵、薄层矩阵等方法得到层状半无限体简正模式传播特性。考虑到薄层刚度矩阵法可以模拟出在点源或面源下各阶模态响应及总响应,以及可以将二次特征值问题简化成一次特征值问题,并且可以将刚度矩阵中的元素简化为代数。重点描述了薄层刚度矩阵法。利用MATLAB实现了薄层法的程序设计,得出瑞利波频散曲线的变化规律同介质条件密切相关,再结合数值模拟,得出了各种介质模型参数下的面波频散曲线特征。不仅充实了面波理论,深入了对于面波频散曲线的认识,并且对实际应用中的面波勘探、无损检测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分析了一些不同分层介质模型中瑞利波各模式及其频散曲线,根据每个模式的激发强度正确地解释了模式之间的跳跃现象。从能量角度分析了分析表观相速度高频、低频渐进趋势;考察了偏移距、道间距、频率分辨率等因素对频散曲线的影响。为地层勘探、超声探测等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多媒体数据的数字化为多媒体信息的存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各种数据可以自由地发布到网上,但是盗版问题也随之而来。数字水印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它通过在数字媒体(图像、语音、视频等)中隐藏秘密的水印或其它信息,来起到保护数据安全的目的。同时,基于变换域的水印算法通常具有较强的抗信号处理和恶意攻击的能力,而且一些水印算法还结合了当前的视频压缩标准,因此研究变换域的水印算法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主
学位
目标跟踪技术普遍应用于军事与民用领域,而滤波算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与研究。迭代扩展卡尔曼滤波(IteratedExtendedKalmanFilter,IEKF)是一种性能较为优越的滤波算法,该算法结构简单,滤波精度较高,鲁棒性较强,本文对IEKF算法展开相应的研究,其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几种典型的非线性滤波算法,主要包括扩展卡尔曼滤波(Ex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技术是泛在计算与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应用包括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能穿戴以及智能家居等各类场景。随着微电子技术与计算机软件水平的提升,智能家居系统以及各类智能设备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它们通过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好帮手和提升用户生活品质的必要选择。同时,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为代表的
锂离子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储能器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分别针对锂离子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体系进行了研究。  以尿素为氮源,按1∶1,1∶2,1∶3,1∶5比例,对活性炭进行水热处理,经600℃热处理12h后,制备出不同氮掺杂含量的活性炭材料。研究发现:氮掺杂后,材料原有的形貌未遭到破坏,材料内部孔径得以调控,浸润性得到了改善,当活性炭与尿素的质量比达到1∶2时电化学性能最优。材料在0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即VOCs)是一类主要的大气环境污染物,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催化氧化法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处理VOCs的手段之一,其中高活性催化剂的研发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钙钛矿型氧化物La1-xSrxMO3±δ(M=Co,Mn)催化剂以其成本低和催化净化VOCs效果好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工作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和柠檬酸络合—水热合成
学位
在对上海市区和郊区PM连续一年监测的基础上,利用扫描电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因子分析、质粒DNA评价法(plasmisdDNA assay)等技术和手段,对上海市大气细颗粒(PM)的质量浓度时空变化规律、微观形貌特征、元素组成特征和来源、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 监测结果表明,上海市郊区和市区大气PM的质量浓度一周/月平均值分别为23.47 μg·m~135.37μ
学位
基于CaSiO:Pb,Mn的实际应用价值,而目前生产上多采用高温固相法,产物具有粒径较大且发光强度不高等缺点,本文研究了CaSiO:Pb,Mn的其它制备方法。同时采用反胶束法,探索了制备具有特殊形貌的新型CaSiO:Eu纳米荧光粉材料的方法。通过荧光光谱、XRD、TEM、SEM、FTlR、DTA-TG等手段对材料进行测试,探讨了不同实验条件和方法对材料荧光性能及形貌的影响。第一部分采用溶胶.凝胶法
学位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分离效率高、能耗低、环境友好的新型分离技术,在工业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传统的纳滤膜制备方法中,总是存在小孔难致、溶剂残留、孔隙率低、孔结构不均匀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本论文采用超临界C02流体致孔技术,对聚乙烯醇进行发泡致孔,制备了孔结构优良的聚乙烯醇纳滤膜,并就所制备的纳滤膜在红霉素的分离纯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研究中以聚乙烯醇为膜材料,戊二醛为交联剂,通过(1)超临界CO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多种过硫酸根改性的SO/MxOy型固体超强酸。以乙酸和薄荷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实验检测了该类固体酸的催化活性,考察了浸渍液种类、浸渍液浓度、焙烧温度、物料配比和添加稀土金属对固体酸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确定了该类固体超强酸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焙烧温度660℃;浸渍液为过硫酸铵,浓度为1.5 mol/L;物料Ti(OCHO)、Fe(NO)、Nd(NO)的摩尔比为1:2:0.01;以XRD
磁性靶向药物能有效减小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药效,减少用药量,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表现出十分广阔的前景。本文综述了磁性靶向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研究现状,对纳米Fe3O4的制备方法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本文以FeSO4·(NH4)2SO4·6H2O、NH4Fe(SO4)2·12H2O、NH4OH和聚乙二醇PEG4000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级的磁性Fe3O4颗粒,并采用简易的方法对磁性、磁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