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90年代末,在国家正式实施扩招政策后,高校陆续扩大招生规模,入学率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基础设施和教育教学资源迎来挑战,校园学习生活条件亟待改善提升。为此,各高校纷纷探索扩大办学空间,异地开发建设新校区,提升校园环境,促进学校事业发展。高校新校区建设打破了一校办学的格局,使高校面临多校区管理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及实例分析等方法对新校区建设背景下高校多校区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文章注重实际应用性,首先对高等院校基本建设发展历程、新校区建设及多校区管理相关理论、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和归纳,对文中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接着,介绍了当前我国多校区高校采用的管理模式,对比研究其优缺点,阐释不同管理模式形成的影响因素及高校多校区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国外高校多校区管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进行介绍分析。然后,以天津大学新校区建设后多校区管理为例,详细阐述其校区功能定位及管理模式,介绍其在宏观管理模式下的多校区管理优秀做法,提供借鉴意义。最后对高校新校区建设背景下的多校区管理提出一定的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