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领导力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is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组织结构的不断调整对组织创新性与工作方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组织在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另一方面,团队的优势得到更大的展现,以团队为基本工作单位的工作方式得到普遍的认可与推崇,技术中介的虚拟团队开始产生。结合创新与团队,团队创造力得到企业和学者的普遍关注,如何有效提高团队创造力成为热点问题。领导作为团队的枢纽,使其成为团队创造力研究的重要内容。在领导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研究中,相对于传统面对面的领导,通过信息技术平台而发挥领导作用的电子领导却被忽视,电子领导力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新型领导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在家远程办公等工作方式的改变使其越来越普遍与必要,对其的研究越来越迫切。考虑团队的虚拟程度,链接电子领导力与团队创造力,电子领导力可凭借其独特优势,促进团队成员的互联互通与共享,促进团队成员的嵌入性与认同感,为团队创造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条件。本研究以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构建了电子领导力、团队认同、团队虚拟性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以新疆、广东、河南、上海、山东等地区42家企业68个有效团队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考查各变量在企业与团队层面控制变量上的差异;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检验电子领导力、团队认同、团队虚拟性与团队创造力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来源于不同性质、规模、行业、发展阶段企业的团队在团队认同上并无显著差异;除来源于不同团队类型的团队在团队认同上具显著差异,不同性质、规模的团队在团队认同上并无显著差异。除来源于不同规模团队的团队虚拟性具有显著差异,来源于其他企业与团队类别的团队虚拟性均无显著差异。来源于不同企业与团队性质的电子领导力、团队创造力均无显著差异。(2)电子领导力对团队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3)电子领导力对团队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团队认同对团队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5)团队认同在电子领导力与团队创造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6)团队虚拟性不能调节电子领导力与团队创造力间的关系。本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团队创造力的研究视角,拓展了电子领导力的研究范围,并验证了电子领导力与团队创造力关系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在实践上为企业提高电子领导力以及提升团队创造力的路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思路。本研究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是基于团队视角,以普通团队作为领导对象与研究对象,考虑团队的虚拟性属性,探讨企业团队层面的电子领导力对团队结果的有效性;二是引入中介变量团队认同,更加清楚地阐释了电子领导力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路径。
其他文献
在应用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循环冷却水容易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吸收器、冷凝器管内结垢。分析冷却水水垢形成的机理,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出:污垢热阻与管内外对流换热热阻属同一数
立足于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平面信号控制交叉口,以乌鲁木齐市西虹西路与南昌南路交叉口为例,调查不同天气条件下交叉口的交通流特性,研究冰雪条件下道路交叉口机动车的延误、车速
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黄土高原地区出现了不同林型共存的局面。研究不同林型对土壤容重(ρ)、pH、电导率、全氮(STN)、全磷(STP),尤其是土壤有机碳(SOC)的影响,对优化地方造林政策
健康风险评估与预测的主要目的是发掘潜在危险因素,对人群和个体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与预测,不仅可以对高风险群体进行提前干预,还能完善和改进医疗过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
地铁列车运行调整是一个大规模、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该问题的特点是有庞大的搜索空间和众多的约束条件,故要快速地获得其最优解尤为困难。在该问题基础上,建立优化列车运行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不断发展,作为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我国食品工业在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伴随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以及科技的不断创新进步,总体发展情况良好。伴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食品制造行业市场整体的增势放缓,市场销售情况呈现稳中有升的状态。近几年,国内食品制造行业的发展一直保持健康的发展状态,生产增长总体来说较为平稳,行业效益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不断得以改善。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企业间兼并与
以川藏308国道通麦特大桥为背景,首先介绍该桥主梁风洞静力试验及其结果;其次研究主缆矢跨比、主缆边跨角度等因素对主梁横向静风位移的影响;最后比较分析本桥主缆空间特性对
估算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对小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估算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感。目前,估算教学已经成为国际数学教育领域热议的话题。我国也积极响应,2011年出台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估算学习做了明确的要求:“能结合具体的情境,选择恰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反观当前估算教学,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将通过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