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影像学检查与病理对照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q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影像学特征,并将其与病理学进行比较,以研究和评价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影像学价值。方法:通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8.01-2019.11的110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前均采用乳腺彩超、乳腺增强CT、乳腺增强MRI、乳腺轴斜位钼靶,回顾分析此110例患者的影像学图像特点与临床一般资料,将收集到的影像学资料与该患者的病理诊断及病理的分子分型进行统计。所有的数据均采用SPSS24.0版本进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两两相关性分析采用连续校正X2检验或X2检验;单因素分析有意义指标再次进行二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并进行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0例患者中,手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77例(70%),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33例(30%),其中彩超提示淋巴结转移的有67名,增强CT提示有74名,增强MRI提示有67名,钼靶提示有63名,联合使用提示有97名,所有的患者病理分子分型均进行统计,ER阳性患者有77名,PR阳性患者有79名,Her-2扩增患者有28名,Ki-67≤14%的患者有26名。以上因素采用连续校正X2检验或X2检验提示:彩超,增强CT,增强MRI,DR与病理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以上相关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只有乳腺增强CT与淋巴结转移的结果相关(P≤0.05),且乳腺增强CT的灵敏度,特异性最强。结论:乳腺彩超、增强CT、增强MRI、DR等影像学检查结果的评估是判断腋窝淋巴结良恶性的有效方法,其中乳腺增强CT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的结果存在相关性,对乳腺癌的手术选择,预后及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与经辅助切口取标本手术的短期疗效。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264例腹腔镜高位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手术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组)52例和经辅助切口取标本手术组(对照
目的 探究中医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8例。纳入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再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个性化护理组(54例)和一般护理组(54例)。一般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组在一般护理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个性化康复护理,包括听音乐、看书籍、视频,普及疾病知识,消除负面情绪,给予个性化饮食指导和生活运动指导
本文旨在探究国有企业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症结,以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一体推进思维,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术后近期疗效。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1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肠系膜下动脉的结扎位置不同,将患者分为低位结扎组(保留左结肠动脉组,53例)和高位结扎组(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组,64例),根据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和评价。结果:1.差异有统计
教学团队以“重理论基础、强仿真设计、突创新实践、促科学探索”为指导,依托省级精品课程、省级规划教材和创新实践平台,将数学物理建模思想、三维可视化仿真方法、挑战性虚拟仿真实验应用于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实践中。该举措更新了课程结构,充实了课程内容,重塑了课程体系,突出了课程的创新性,增加了课程的挑战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目的:通过分析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及峡部切除伴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T1/2c N0M0单侧单灶性与单侧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对侧腺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再发率和无再发生存率,探讨此术式作为T1/2c N0M0单侧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首选术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普外科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式采取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伴峡部
研究目的: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水平与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对DLBCL患者疗效及生存的影响。研究方法:应用酶免疫点印迹化学发光法检测2017-1-1至2020-5-3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血液内科收治32例DLBCL患者的血清TK1水平,收集患者完整的
脑电信号作为大脑活动的总体反映,反映着大脑的生理特征和病理特征,如正常人清醒时以α波和β波为基本波,睡眠时出现δ波和θ波的特征性变化;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γ波减少,癫痫病患者出现散发性棘波和散发性尖波。开发无创、高灵敏、高空间分辨率的脑电信号检测技术不仅有利于了解人类注意、执行、记忆等机制,而且有利于揭示如癫痫、阿尔兹海默病等疾病发生的起源和传播机制。脑电极及其器件是脑机接口获取脑神经活动信息的重要
目的:探究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单纯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接受单纯新辅助化疗的51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及术后病理资料,以TRG分级为观察终点,将患者分为新辅助治疗敏感组(TRG0-2级),新辅助治疗无反应组(TRG3级),寻找预测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临床因素。结果:TRG0级患者12例(23.5%),TRG1级患者3
目的:探讨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肺微浸润腺癌与浸润性腺癌的影像学特点及各类影像学征象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26例经过肺部手术证实病理结果为微浸润腺癌和浸润性腺癌的直径≤3cm的肺周边孤立结节,依据最新版本的WHO肺癌新分类标准按术后病理分为以下两组:MIA组、IAC组,样本量分别为95(42.04%)、131(57.96%);在我院术前1个月内的高分辨率CT上肺窗和纵隔窗分别测量出肿瘤最大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