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观念认为,只有自养反硝化菌(如脱氮硫杆菌)才能在反硝化脱硫过程中积累单质硫。本研究从同步脱硫反硝化EGSB反应器的颗粒污泥中筛选出一株异养反硝化菌株X2,它能同时以硫化物和乙酸盐作为电子供体进行反硝化,并累积单质硫,具有世代时间短、生长速度快、脱硫能力高的优点。同时,研究了该菌同步脱除碳氮硫的效能、代谢途径及关键影响因素(摩尔S2-/NO3--N、摩尔Ac--C/NO3--N、初始硫化物浓度)。这表明可以通过条件的优化提高系统中异养菌和自养菌的效能从而使反硝化脱硫效果和单质硫产率得到提高。通过挑取单菌落的方式筛选到一株能同步脱除硫化物、硝酸盐和乙酸盐的细菌,命名为X2,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相似度为99%。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菌体形态,发现该菌株呈杆状、有鞭毛、有荚膜、二分裂生殖。通过静态试验发现菌株X2在厌氧条件下具有高效脱除硫、氮、碳的能力,且能将硫化物氧化为胞外单质硫。在初始S2-、NO3--N和Ac--C浓度分别为93.7mg/L、35mg/L和54.8mg/L条件下,菌株生长代谢迅速,在反应13h后,去除率分别达到96%、97%和99%,单质硫的转化率达到88%,反应终点时达到99%。分析了菌株X2在同步脱除硫、氮、碳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情况,在15h提供的电子总数为12.86mmol/L,接受的电子总数为11.7mmol/L,基本能够吻合,这说明菌株X2在脱除硫化物、硝酸盐和乙酸盐时存在某种比例关系的共代谢途径,即S2-和NO3-首先通过不彻底的自养反硝化途径被转化为S0和NO2-,之后NO2-和Ac-再通过异养反硝化途径转化为N2和CO2。探究了菌株X2同步脱除碳、氮、硫的关键影响因素,发现最适S2-/NO3--N为5/6(S2-、NO3--N和Ac--C的去除率分别为为97%、100%和100%,单质硫转化率为99%);最适Ac--C/NO3--N为1.26(S2-、NO3--N和Ac--C的去除率分别为为91%、100%和98%,单质硫转化率为81%);菌株X2对于硫化物的耐受上限为300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