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基软磁块体非晶合金具有低成本、良好的软磁性和高强度等特性,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结构和功能材料。本文采用微合金化技术,用铜模铸造法制备了Fe-Co-B-Si-Nb-Cr和Fe-M-Hf-B-Y块体非晶合金;借助于XRD、TEM、DSC和DTA和VSM表征了两个玻璃合金系的玻璃形成能力和软磁性能;借助于动电位极化和纳米压痕技术测试了Fe-Co-B-Si-Nb-Cr玻璃合金系的腐蚀和力学性能。结合实验数据,初步讨论了微合金化对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磁性能、腐蚀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的结果和结论如下:(1)Cr元素的加入,尽管稍微降低了Fe-Co-B-Si-Nb玻璃合金的形成能力,但明显改善了它的软磁性能、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用铜模铸造法,Fe-Co-B-Si-Nb-Cr合金能获得最大直径为4mm的玻璃棒。这些块体非晶表现出高饱和磁感应强度(0.81-1.04T)、极低的矫顽力(0.6-1.6A/m)、低的杨氏模量(200-215GPa)、约2%的弹性应变和0.7%的塑性应变,还拥有超高的断裂强度(3840-4043MPa)。用深度敏感纳米压痕技术研究了{[(Fe0.6Co0.4)0.75B0.2Si0.05]0.96Nb0.04}96Cr4块体非晶合金的室温塑性变形。该合金的纳米压痕变形行为与加载速率有关:在0.75mN/s到3mN/s加载速率下,发现了显著的锯齿流变;当增大到6mN/s时,锯齿流变逐渐消失。另外,当Cr含量从0-4 at.%时,Fe-Co-B-Si-Nb-Cr块体非晶合金在0.5MNaCl溶液中,腐蚀速率和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从7.0×10-1毫米/年减小到1.6×10-3毫米/年、从3.9×10-6A/cm2减小到8.7×10-7 A/cm2。(2)采用单辊法和铜模铸造法制备了Fe75-xMxHf3Y2B20(M=Co, Nb; x=0,4at.%)合金系的非晶薄带和非晶棒样品,并测试了该非晶合金系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X射线衍射图谱和软磁性能。结果表明,少量的Nb或Co替代Fe75Hf3Y2B20中的Fe元素,合金的热稳定性和玻璃形成能力可得到明显的提高。其中Fe71Nb4Hf3Y2B20的过冷液相区宽度△Tx高达75K,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为0.58,临界直径达4mm,饱和磁感应强度为0.97-1.08T,该非晶合金同时具有较大的热稳定性、较强的玻璃形成能力和较好的软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