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控释片)作为治疗中重度癌痛的首选阿片类药物之一,临床应用上,其疗效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这与其受体,转运体和代谢酶的数量及功能有关,而其基因的多态性可以影响它们的表达。但是关于这些基因的多态性是否会影响阿片类药物的疗效的研究还很少。本实验初步探讨OPRM1A118G基因多态性,UGT2B7C802T基因多态性,CYP3A4*1G基因多态性及ABAC1C3435T基因多态性和ABAC1G2677T/A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的分布及其与奥施康定治疗癌痛患者疗效的相关联系。方法:收集接受奥施康定治疗癌痛的癌症患者共57例,全为汉族,年龄在20-70岁之间,均为非阿片类药物耐受者,治疗前NRS≥4,比较治疗前后的疗效,按疼痛缓解程度分为两组(缓解组和难治组),从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后,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后用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各个基因的多态性,比较两组之间的基因多态性是否有差异。结果:1.OPRM1A118G突变为G的频率是48%。不同基因型(AA,AG,GG)的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没有差异,P值大于0.05。2.UGT2B7C802T突变为T的频率是25%。在难治组中CC基因型少于缓解组,而TT基因型多于缓解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0.05)。但是对比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没有差异,P值大于0.05。3.CYP3A4*1G突变为T的频率是27%。不同基因型(CC,CT,TT)的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没有差异,P值大于0.05。4.ABCB1C3435T突变为T的频率是37%。不同基因型(CC,CT,TT)的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没有差异,P值大于0.05。5.ABCB1G2677T/A突变为T/A的频率是52%。不同基因型的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没有差异,P值大于0.05。6.ABCB1C3435T和ABCB1G2677T/A的不同基因型组合在两组间的分布也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在UGT2B7C802T中,CC基因型用奥施康定治疗癌痛的疗效优于TT基因型,而在OPRM1A118G,CYP3A4*1G,ABCB1C3435T和ABCB1G2677T/A这四个基因中,各自的基因型分布与用奥施康定治疗癌痛的疗效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