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明清历史演义及小说虚实观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小说创作中总结出的虚构理论影响着历史演义的创作,促使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与此同时,历史演义在创作中对虚实的探讨,又为小说虚构理论提供丰富的理论素养。 在二者互相促动的作用下,小说文体意义上的虚实观得以确立,成熟的小说文体在此期出现,文章在论述历史演义与小说虚构理论的关系基础上,探索了历史演义创作由简单地据史演义到艺术化地融合史实与想象的发展过程,以及小说虚构理论由出现到成熟的演化进程。 全文共分三部分,按以下逻辑次序展开: 开篇为引言。简要地论述了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及写作角度。历史演义是长篇章回小说的第一个流派,虚构性是小说有别于史的最大特性,将二者联系起来考虑,必然会有新的深入的发现。而这一探究又是以二者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的。 第一部分是“演义的界说”。首先通过辨析“演义”和“历史演义”两个概念,探究“演义”的源流演变过程,以明确历史演义的内涵和外延。继而从作者创作和读者接受两方面确定其文体规范在于尊重历史事实,同时又艺术化地融合史实和想象。在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述上有一定的创新和发挥。 第二部分是“明清以前小说的虚实观及其观念指导下的创作”。将明清以前小说按时期及性质分为三类:由先秦两汉所奠定的目录学的“小说”概念、唐传奇所代表的小说概念、宋元“说话”艺术代表的小说概念。分别论述三种小说概念的虚实观及其指导下的创作,得出明清以前的小说虚实观及其创作实处于一种未发展状态的结论。 第三部分是“明清历史演义与小说虚构理论的互动关系”。本章分两方面论 述:第一方面主要探索在历史演义兴起、发展、繁盛、衰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 小说创作中总结出的虚实观对其创作的影响,使历史演义由正史的通俗写本发 展为融合了艺术想象和虚构的通俗小说。第二方面着重论述历史演义对虚构理 论的独特贡献。分别探讨在初兴期对平话的改编,发展与繁盛期历史演义体的 确立,衰蜕期历史演义的分流这三个发展阶段中,历史演义对虚实问题的探索。 得出结论。历史演义对虚构理论的独特理论贡献是在于,在其创作过程中,辨 明了史学真实与文学真实的区别,在观念上结束了中国小说史中史与文混同的 现象。 结语则综述全篇,在前几部分论述的基础上,突出全文的主要观点,即: 在明清时期,小说虚构理论与历史演义的创作,经过相互的促动作用,发展逐 渐趋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