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马衔山冰川作用基本特征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i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绝对年代数据的不断增加,第四纪冰川作用的启动时间及演化特点日益明确,为探讨青藏高原边缘山地及中国东部地区冰川的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研究中国第四纪冰川发育的构造与气候耦合关系至关重要。马衔山地处兰州以南,是黄土高原上海拔最高的山体,海拔3670.4m,距离兰州约40km。马衔山的主体是由前寒武系眼球状砂岩、变质岩、花岗岩构成的,山顶发育第三纪以前形成的夷平面,寒冻风化而成的块石残体在山顶广泛分布。通过实地考察,对马衔山的冰川与冰缘现象进行深入研究,详细调查了研究区的侵蚀与堆积地貌,对于重点区域的沉积物进行沉积学、环境磁学、地球化学以及年代学测试,采取地貌、沉积物与绝对年代相互结合的方式确定了马衔山的冰期系列。结果显示:马衔山冰碛物的化学常量元素特点是:SiO2占53.82%-64.52%,平均值为59.98%;Al2O3占12.1%-14.34%,平均值为13.16%;Fe2O3占5.96%-7.35%,平均值为6.30%;MgO占1.66%-4.18%,平均值为2.74%;K2O占2.46%-2.79%,平均值为2.59%;CaO占1.4%-3.41%,平均值2.26%; Na2O占1.55%-2.3%,平均值为1.86%;TiO2占0.76%-1.03%,平均值为0.83%);P2O5占0.15%-0.24%,平均值为0.2%;含量最低的为MnO(0.095%-0.116%,平均值为0.107%)。冰碛物基质的粒度平均粒径(φ)变化范围分别为1.30-6.00,平均值是3.70;标准差(φ)变化范围是1.00-6.19,平均值是3.38;偏度变化范围为1.00-2.95,平均值是2.00;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88-180,平均值是128;峰态绝大多数为窄峰、很窄峰或非常窄峰。低频磁化率变化范围为15.3-178.67,平均值74.84;高频磁化率变化范围为15.2-176,平均值74.1;频率磁化率变化范围为-3.32-3.23,平均值1.49。光释光(OSL)数据表明:在10-13ka、13.0±0.6ka、12.1±0.6ka、10.3±0.5ka、10.1±0.5ka左右的末次冰期晚期,研究区发生第一次冰川活动;在6.4±0.3ka的全新世中期发生第二次冰川活动。通过与邻近山地的对比,认为马衔山的冰川作用是构造与气候共同作用下发生的。
其他文献
讲解技能的分类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如根据讲解内容可分为数学概念讲解、数学原理讲解、数学思想方法讲解、数学技能讲解等。这里,我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提出四种常见的讲解类型:解释式讲解、描述式讲解、原理中心式讲解和问题中心式讲解。下面着重谈谈解释式讲解和描述式讲解的概念和要点。  一、解释式讲解  解释式讲解就是对较简单的知识进行解释和说明,从而使学生感知、理解、掌握知识内容。具体可分为:1.意义解释
学位
巴彦乌拉山地处华北地块北缘西段,该区的地层经受了区域变质和动力变质作用,存在着与变质变形密切相关的含金热液矿化作用。黄金是一种重要的贵金属,但它在自然界的存量稀少,
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地下水是主要的饮用水源,但是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对地下水水质造成了严重威胁。所以在经济活动和保护地下水之间的天平上我们需要采用明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