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评教结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ai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质量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轨,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与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凸显,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确保高等教育质量,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与控制体系是国内外高校普遍采取的措施。在教育质量评价与控制体系中,学生评教更能直接反映课堂教学质量,其广泛性、连续性、易操作性不可替代,作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必要环节,已被一些高校纳入学校教学管理常规。随着学生评教的深入开展,评教结果的广泛运用,学生评教结果的影响因素成了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  本研究以韩山师范学院学生评教为个案,采用数据分析法对连续4个学期的学生评教原始分数进行分析和比较,实证研究学生评教结果的影响因素到底有哪些。首先以系为单位,对不同学科的所有课程的学生评价平均分进行排序比较,发现在13个学科领域的课程中,音乐系和体育系课程的学生评价高,数学与信息技术系和外语系课程学生评价低。这一现象是否表明音乐系和体育系教师教学水平高,数学与信息技术系和外语系教师教学水平低呢?我们对这4个有代表性的系进行专业课学生评价比较,得出其排序结果与各学科评教平均分排序一致,通过对这4个系面向全校学生开出的公共课的学生评教平均分进行排序比较,发现4个学期各系公共课排名各不相同。为什么同样的师资队伍所授的专业课与公共课学生评价排名结果如此不同,难道是课程性质(专业课与公共课)影响了评教结果?我们将同一个老师所授的专业课与公共课的学生评教平均分进行排序比较;同一学科的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学生评教平均分进行排序比较,两项比较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专业课学生评教平均分高于公共课的学生评教平均分。经过五轮比较,得出结论:1.专业课学生评教平均分高于公共课的学生评教平均分;2.音乐、体育学科的课程学生评教分数高;数学与信息技术、外语学科的课程学生评教分数低。针对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师生访谈,究其根源:1.课程类型与学生评教结果相关;2.课程的学科领域与学生评教结果相关。  有效控制影响因素是保证学生评教结果真实可靠的必要措施。构建科学有效的指标评价体系,设计科学的评教方案,把握评教实施的全过程,合理、有效地处理评教结果,方能以评促教。
其他文献
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高职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凸显出来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问题.本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
随着我国教育发展,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教师作为课程权力执行者既肩负着责任,又期盼着赋权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所带来的教师地位提升、对课程发展的促进、对学生发
评分规则是体操比赛的大法,对技术的发展起重要的导向作用。评分规则变化频繁,幅度大,国内外学者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统计法和逻辑法,对1968—2001
政治辅导员在高校教师中的比例不高,但却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独特的群体.这是因为政治辅导员既是班级的管理者,又是学生事务的服务者,同时肩负
2011年广东省高考英语科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取消笔试中的听力部分,将其融入“人机对话考试”,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广东省普通高考英语听说考试计算机辅助考试”,要求全体考生必考。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道德体系成为当务之急.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传统的思想道德与现实生活的矛盾逐渐在产生,通过法律教育重新确立公民
本研究将40名正常高值血压(130mmHg≤SBP≤139mmHg,和/或85mmHg≤DBP≤89mmHg)和1级高血压(140mmHg≤SBP≤159mmHg,和/或90mmHg≤DBP≤99mmHg)的中老年人(59.0±6.5岁)随机分成运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