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金属腐蚀原理的微电解工艺是一种高效、经济、绿色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在废水处理等环保领域广受关注。微电解技术的核心是微电解填料,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当今市场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微电解填料,使用效果有较大差别。本文主要以黄药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微电解填料制备及其降解黄药的基础技术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微电解填料最佳制备工艺为:铁碳质量比为1:1、催化剂铜添加形态为铁负载铜、铜添加量为3 wt.%、造孔剂碳酸氢铵含量为3 wt.%、粘结剂膨润土含量为20 wt.%、焙烧温度为、焙烧时间为2.5 h。对最佳制备工艺下制备得到的铁铜碳(铁负载铜)填料宏观物理参数表征发现,铁铜碳(铁负载铜)填料空隙率为63.80%、吸水率为18.75%、磨损率为3.97%、抗压强度为1.98 MPa。用XRD、SEM分析表征铁铜碳(铁负载铜)填料的微观特性,XRD结果表明,铁铜碳(铁负载铜)填料的主要组份为C、Fe、Cu、Si O2、Fe2O3、Fe2Si O4(铁硅酸盐),SEM结果表明,铁铜碳(铁负载铜)填料表面粗糙,内部有较发达的孔隙结构。(2)在探究铁铜碳(铁负载铜)填料降解模拟黄药废水的实验中发现,铁铜碳(铁负载铜)填料降解黄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填料投加量为500 g/L、反应初始p H=7、曝气量为0.3 L/min、反应时间为90 min,在此条件下处理浓度为100 mg/L,体积为80 m L的模拟黄药废水时,黄药降解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8.97%和87.48%。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填料重复使用到第8次时,黄药降解率为91.75%,COD去除率为78.48%。(3)黄药的微电解降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废水中氧化还原电位随微电解降解时间增加逐渐升高,废水p H可稳定保持在10左右,微电解过程产生絮体的主要组份为Fe(OH)3,微电解过程无二次污染残留。由微电解降解前后黄药的GC-MS结果及微电解作用机理推测黄药的降解路径,推测结果表明,微电解降解黄药的主要过程产物是异丁醇、碳酸二异丁酯以及3-甲基硫代丁酸-S(1-甲基乙基)酯,最终产物是CO2、H2O和SO4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