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型外贸企业是中小企业和外贸企业的结合体。我国的中小型外贸企业主要可分为两种,一是国有或部分国有的外贸企业,二是放开外贸经营权之后,逐渐成立的民营外贸企业。中小型外贸企业的数量占我国外贸企业的90%左右,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中国加入WTO,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在活跃中国对外贸易,促进其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新的外贸法颁布实施,我国外贸经营权基本放开。而且经过三年的过渡,从2004年12月11日开始我国进入了入世后过渡期,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入世后的一个特殊发展阶段,在此期间,关税水平将进一步下降,市场更加开放和透明,竞争主体增多,程度更加激烈,贸易摩擦加剧,这是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必须面临的新的发展环境。面对这种全新的环境,要想在竞争中获胜,顺利通过后过渡期的考验,我国数量众多的中小型外贸企业还面临着问题和困境。中小型外贸企业兼有中小企业和外贸企业的特点,又具有不同于二者的特殊性。同国有大型外贸企业、自营生产型外贸企业和外资外贸企业相比,中小型外贸企业有着自己的优劣势,但从根本上来说,其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外资外贸企业,所以中小型外贸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应主要考虑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这将对其长远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探讨我国的经济问题,就不能不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东部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历史背景、意识形态、国家有关政策等方面不同,中小型外贸企业也有相对不同的外部小环境。入世特别是后过渡期的到来,为西部的中小型外贸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但其在人才、资金、经营管理等方面还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因此应积极推行适合于中西部地区实际情况的中小型外贸企业经营策略。 要解决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问题,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此类企业的经验和教训为我所用。同时更要依靠国家、行业协会和中小型外贸企业自身的努力,发挥好价值链的作用,处理好人才、企业管理等问题,积极应对21世纪的电子商务潮流。该文以入世后过渡期的特殊时代背景为切入点,抓住中小型外贸企业这个特殊群体,力求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突破。全文主要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结合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中的有关理论,对我国入世后过渡期以后中小型外贸企业的有关问题和行为进行研究,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它们加以关注,希望对其发展壮大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