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的音乐史料

来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z198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村辍耕录》(以下简称《辍耕录》)是一部重要的元代著作,具有丰富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其中有不少关于音乐方面资料,弥足珍贵,曾为王国维、杨荫浏等学者及许多重要艺术史著作摘录引用,是后人研究元代音乐的重要参考文献。本文拟摘录梳理《辍耕录》中的音乐材料,并试作初步整理分析,借以窥探元代音乐发展状况,进一步挖掘《辍耕录》在音乐史学研究方面的价值,也期望学界对《辍耕录》音乐史料作更深入全面的探索。本文第一章简述《辍耕录》作者陶宗仪生平,介绍他的各类著作,特别是《辍耕录》在文献学史学方面的价值。陶宗仪是元末明初人,平生主要从事著述和编撰,并教授生徒。他博闻强识,淡泊名利,对学问一丝不苟,故其成果为世人重视。《辍耕录》广搜博览,所记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一部小型百科全书,是他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第二章专门摘录、整理《辍耕录》中有关音乐的史料,分为歌唱、戏曲、乐器、乐曲、乐律、乐妓、文人等方面加以论列,窥见元代音乐融合众多民族成分而形成的丰富多样的特点,及其在音乐史中承上启下的意义。这些记述体现了陶宗仪的史家眼光,使《辍耕录》具有很高的音乐史料价值。第三章勾稽《辍耕录》涉及元代文人音乐活动的记载,以《辍耕录》为出发点并稍结合其他相关史料,尝试扫描元代文人音乐生活的主要场景,丰富我们对元代音乐活动的认知,进一步描绘更加立体、丰满的元代音乐画面。
其他文献
【正】 仅仅靠质量和价格来取悦客户是不够的。印刷公司还需要做的是:一、与客户建立并保持长久的伙伴关系。现在的全数字工作流程为印刷公司和客户保持关系提供了机会;二、
期刊
比较分析了科尔沁沙地70种草本植物盛花期时的个体和构件生物量特性。结果表明:43种植物个体生物量小于5.0 g,大部分物种根、茎、叶、花等构件的生物量均小于2.0 g,62种植物的根冠比小于1,说明70种草本植物中的大部分物种以地上生物量为主,只有少数物种具有较发达的地下根系。植物各构件生物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对个体生物量的贡献率为:茎>叶>根>花。多年生和1~2年生物种的个体生物量以及各构件生物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通过介绍两起典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异常故障案例,分析了故障原因,提出
任何元素都可以做为服装设计的灵感来源。譬如军式制服,现已经成为服装设计师们常常借鉴的对象。制服的款式给人修身挺拔的感觉,而军式制服中的口袋、肩章、胸章、帽徽、襻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