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针对ToMV、BBWV和CMV的单克隆抗体对田间表现坏死条斑症状的315个加工番茄自然病株进行了ELISA检测,结果表明,ToMV、CMV和BBWV是危害新疆加工番茄的主要病毒,其复合侵染是造成田间坏死条斑症状的主要因素。利用Eviews3.0软件分析血清学数据,发现加工番茄上的ToMV、CMV和BBWV三种病毒的积累量相互影响,并且互为正相关关系,以量化的形式说明了不同病毒相互协生,是造成田间加工番茄坏死条斑病严重危害的主要原因。同时对田间自然发病的21个品种通过血清学检测进行了抗病性鉴定,虽然供试品种均不抗病,但品种之间却表现出一定的抗病性差异。用双生病毒的兼并引物PA/PB分别对石河子地区表现黄色花叶及卷叶症状的16个加工番茄病株XJ26-1至XJ26-16进行了PCR检测,其中12个病株扩增到约500 bp的特异性片段。选取其中代表病株XJ26-4的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为519个核苷酸(nts),为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病毒基因组DNA-A的片段,与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Y10分离物(TYLCCNV-Y10,AJ319675)同源性为98.8%。由此表明,经PCR检测,具有500bp片段的12个田间病株均有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侵染。根据已测序列,设计引物PYF和PYR对XJ26-4 DNA-A进行其余序列(2.3kb)的克隆、测序,将测序结果与519 nts片段拼接后得到XJ26-4 DNA-A全长为2735 nts,具有典型的双生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特征,与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CNV)有很高的序列相似性,为91.2~99.5﹪。根据双生病毒分类原则,XJ26-4为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XJ26-4分离物,英文名为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XJ26-4,简称为TYLCCNV-XJ26-4。从发生坏死条斑的加工番茄中选择与BBWV2单克隆抗体呈阳性反应的23个病株,以dsRNA为模板,用蚕豆病毒属(Fabavirus)的兼并引物Fab5_R1F和Fab5_R1R进行PCR或RT-PCR,其中19个病株扩增到长约400 bp的预期大小的片段,选取其中代表病株XJ7-5、XJ7-6、XJ7-9和XJ14-1的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得到XJ7-5、XJ7-6和XJ7-9的基因组片段分别为391 nts、390 nts和392 nts, XJ14-1的两个阳性克隆(XJ14-1a和XJ14-1b)的大小分别为390 nts和354 nts,5个序列之间的同源性为90.7%~98.2%。基因库检索表明,它们均为蚕豆萎蔫病毒2号(BBWV-2)基因组RNA1的片段,说明经PCR检测,具有400bp片段的19个田间病株均有BBWV2侵染。将已测序列与基因库中已登陆的BBWV2的RNA1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在RNA1的序列保守区设计4对引物,对分离物XJ14-1基因组RNA1进行进一步测序,得到XJ14-1 RNA1 3659 nts和1765 nts两段核苷酸序列,序列比较表明,XJ14-1RNA1与韩国的分离物(BBWV-[Korea],AF144234)具有最高的序列同源性。将基因库中已登陆的BBWV2的RNA2核苷酸序列进行序列比对,然后根据RNA2的序列保守区设计引物R2F-1F和R2F-1R。以病株的总RNA为模板,对分离物XJ14-1进行RNA2组分的克隆、测序,获得1300 nts的RNA2序列,与韩国的分离物(BBWV-[Korea],AF104335)具有最高的序列同源性,为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