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的房地产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期,整个“十五”期间,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增长率都在20%左右,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接近20%。就在我国房价日益走高,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之时,质疑房地产发展是否健康的声音也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特别是对房地产市场是否出现恶性泡沫,是否存在房地产金融风险等问题的争论日趋激烈,民间、业界甚至学界都存在不同的看法。由于房地产产业链很长,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在我国房地产业对金融业的过度依赖,使其对金融业的影响巨大。前有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前车之鉴,后有近年的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危机的后者之师,对于我们这个开放度正在不断提高,而市场化程度还远未成熟完善的中国经济来说,不能不令人为之捏一把汗。那么,我国房地产是否存在恶性泡沫和金融风险呢?对于各方的争论,追本溯源,本文认为焦点的关键在于两点上:一是如何来评价房地产的恶性泡沫和金融风险,二是如何才能对症下药,采取防范措施和建立预警机制的问题。对此,本文试从泡沫经济、房地产泡沫和金融风险的相互关系和概念界定入手,通过日本、泰国和美国等国家的典型案例,对其曾经出现的房地产泡沫,并引发金融风险的背景、过程和后果进行剖析,结合部分常用的房地产风险评价指标的实际运用,对其效果和局限性进行评价,提出对房地产泡沫评价所依据的常用指标的看法;结合我国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探讨我国是否存在房地产恶性泡沫,并是否由此引发房地产金融风险,以及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成因等;据此提出对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的对策和建议;并对我国现有的几个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评价,提出我国房地产金融预警体系的指标设计的思路和初步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