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探索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如何调节个体发展进程,综述成功老龄化研究领域中Heckhausen等人提出的毕生控制理论以及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的最优化模型。该模型综合了Baltes的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模型以及Rothbaum的控制理论。本研究选取上海地区的小学生、高中生、大学生以及中年人、老年人被试,共计473人。所有被试均接受OPS问卷修订版的测验,以考察各个年龄阶段发展目标以及发展调节策略的差异。在各个年龄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每个年龄阶段选择约20名被试接受实验。在具体实验情境中,研究特定领域中的发展调节策略,以及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随着年龄的增长,目标的选择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小学生比较关注学习目标,中学生关注学习和休闲目标,大学生关注学习和经济目标,中年人关注家庭目标和经济目标,老年人则选择了健康和社会目标,对学习和经济目标的关注相对较少。(2)控制策略应该与年龄相关的发展任务一致。各个年龄阶段、不同经济状况、健康状况以及学业压力之下,个体的选择性初级控制得分都很高,中老年人更倾向于使用选择性初级控制策略。然而,初级控制会选择那些与年龄相适应的发展任务。另外,中老年人也比年轻人报告了更多的补偿性次级控制策略。(3)实验情境中,面临具体问题时,个体会根据任务难度以及自身的资源调整控制策略。(4)控制策略对幸福感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