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视频图像采集与传送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90年代初欧洲GSM通信系统标准确立以来,无线蜂窝数字通信技术获得了长足发展。2002年推出的GPRS是在GSM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组交换的数据承载和传输网络技术,它具有的永远在线、按量计费、传输速率快的特点,促使其广泛为各种无线数据采集和监控应用所采用。与此同时,由于视频应用市场的牵引和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支撑,视频图像数据压缩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视频图像压缩算法应运而生。MPEG (Moving Picture Exports Group)组织1999公开的MPEG-4 ISO/IEC 14496 V1.0采用了更高性能的图像数据压缩算法更方便超低比特率的图像传输,利用符合该标准的编解码器模块可以快速开发出理想的超低比特率视频图像应用系统。笔者论文工作就是在充分了解和掌握上述两种技术(即无线传送技术和视频图像数据压缩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一套无线视频图像采集和传送系统。因此本篇论文就是围绕整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展开论述的。首先,论文探讨和分析了当前无线数据传送技术、视频图像压缩技术的方式和特点,并给出了系统总体设计框图。然后,论文就系统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设计和实现开发分别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述。硬件部分主要包括GPRS Modem部分、USB图像采集。软件部分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压缩编解码、图像压缩数据的网络传送和数据库保存和读出。其中软件部分采用多层次结构,分别运用VC和Delphi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COM的DLL和一个Delphi上层软件开发库单元,并在两者的基础上完成了四套上层应用软件的设计和编程实现。最后,论文给出了系统联调性能和结果,并总结了论文工作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系统改进意见。
其他文献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 SAR)作为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农业生产、城市规划、海冰监测等众多领域内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当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大量的有监督
随着通信业务量的高速增长以及通信网络规模的日益扩大,建立高可靠性、高生存性的光网络已经成为当今通信网络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了能满足通信业务对光网络可靠性和生存性方
摘要 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网络建设无论是有线网络还是无线网络都发展迅猛。IPv6 的呼之欲出,“三网合一”(数据网,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地即将出现,都说明网络语音传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