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原发性失眠(Primary Insomnia;PI)是指主诉对睡眠质或量的不满意,伴随有睡眠启动或维持困难,引起临床上显著症状或日间功能受损(社会生活,工作,行为)。失眠症患者突出的日间功能损害为个人及社会均造成很多负担,但其潜在的作用机制还不明确,目前的客观研究也并未证实原发性失眠患者存在认知功能受损。习惯性短睡者(Short Sleeper;SS)指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健康人。关于习惯性短睡者认知功能的相关研究尚较少,有研究支持其注意加工与正常对照相比存在异常。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安全,非侵入性等优点,为科研工作者研究人类高级认知活动提供了一个精确有效的工具。注意力是认知功能的一个方面,可分为选择性注意和非选择性注意。ERP成分target-P3b和novelty-P3a可分别代表选择性注意和非选择性注意。新异oddball范式可同时引出“target-P3b”和“novelty-P3a”成分,可用于研究注意的信息加工过程。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进一步探讨原发性失眠患者及习惯性短睡者的注意加工过程是否受损以及两者信息加工特点的异同。方法:本研究纳入了原发性失眠患者(Primary Insomnia;PI)(21例),习惯性短睡者(Short Sleeper;SS)(10例)及正常对照(Good Sleeper;GS)(24例)。三组被试年龄、性别及教育年限均匹配。所有被试均完成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过度觉醒量表(HAS)、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p)的评估。采用新异oddball范式,所有被试按要求只对靶刺激按键,忽略听到的其它刺激,并同步记录行为学及脑电数据,然后对脑电进行离线分析。target-P3b和novelty-P3a的平均波幅和潜伏期均选取F3、Fz、F4、C3、Cz、C4、P3、Pz、P4九个记录点进行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正确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反应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arget-P3b和novelty-P3a的平均波幅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结果:1.三组被试的novelty-P3a(F2,52=3.701,P=0.03)的平均波幅组别主效应均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PI组novelty-P3a的平均波幅均显著低于GS组,SS组分别与对照组及PI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脑区×组别交互效应显著(F2.34,60.86=4.033,P=0.018)。post hoc进一步分析显示:额区:PI组平均波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5);中央区:PI组平均波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2)。2.三组被试的target-P3b(F2,53=4.682,P=0.013)的平均波幅组别主效应均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PI组target-P3b的平均波幅均显著低于GS组,SS组分别与对照组及PI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对三组的novelty-P3a潜伏期的方差分析显示,三组间组别主效应(F2,55=0.337,P=0.716)不显著。4.对三组的target-P3b潜伏期的方差分析显示,三组间组别主效应(F2,56=0.166,P=0.848)不显著。脑区×组别(F2,56=3.992,P=0.024)交互效应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GS组顶区和中央区潜伏期较额区长(P=0.022)。5.三组被试的反应时(F2,18=0.085,P=0.919)及正确率(F2,52=1.707,P=0.1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PI组的Fz电极点的novelty-P3a平均波幅和Pz电极点的target-P3b的平均波幅与疾病相关临床指标(HAMA、HAMD、PSQI、HAS、ISI评分和病程)及行为学指标(正确率和反应时)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原发性失眠患者存在注意加工受损,习惯性短睡者注意加工未见异常。2.原发性失眠患者novelty-P3a和target-P3b的异常与症状严重程度无关,novelty-P3a和target-P3b可能是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疾病相关指标而非状态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