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失业人群大五人格、压力应对、生命质量和生活满意度关系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xin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2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为747.2万人,按总人口数14亿,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了5.34%,由此可见失业以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工作是一个人经济来源和物质保障的基础,而失业人群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长期承受着其他人群所没有的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大多数处于身心疲惫状态。如果不能应对好这些压力,将会给他们带来较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是个体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国内外有大量的文献研究报道,不同人格特征的人具有不同水平的抗压能力,同时也会对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不同的结果。基于以上论述,本研究提出如下研究假设1-6:  假设1:失业人员的大五人格与生命质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相关;  假设2:失业人员的大五人格对生命质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  假设3:失业人员的大五人格与生活满意度相关;  假设4:失业人员的大五人格对生活满意度有直接的预测作用;  假设5:失业人员的压力应对(问题应对、情感应对)在大五人格与生命质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  假设6:失业人员的压力应对(问题应对、情感应对)在大五人格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  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在我国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从全国六大地理区域抽取11个省、自治区、市就业中心的失业人员为调查对象。调研的内容包括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大五人格(BFI)、压力应对方式(COPE)、生命质量(SF-36)和生活满意度(SWLS),共发放2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798份。通过对收集上来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内部一致性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应用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采用SPSS17.0和Amos17.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BFI量表、COPE量表、SF-36量表和SWLS量表的信度、效度较好。  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水平和失业时间对生命质量和生活满意度影响显著。  大五人格对生命质量有直接预测作用,问题应对在外向性、宜人性、责任性、开放性维度与生理健康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情感应对在外向性、神经性、开放性维度与生理健康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问题应对在外向性、宜人性、开放性维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情感应对在外向性、责任性、神经性、开放性维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失业人员的问题应对、情感应对在外向性、开放性维度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均起到了中介作用。  结论:  1、失业人员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对生命质量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  2、失业人员的大五人格对生命质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  3、失业人员的压力应对(问题应对、情感应对)在大五人格(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神经性)与生理健康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压力应对(问题应对)在大五人格(责任性)与生理健康的关系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压力应对(问题应对、情感应对)在大五人格(外向性、宜人性、神经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压力应对(问题应对、情感应对)在大五人格(开放性、责任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  4、失业人员压力应对(问题应对、情感应对)在大五人格(外向性、开放性)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的辛苦压力也日益增加。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大学生心理压力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负面影响。大
“园艺植物研究法”是园艺专业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骨干课程.针对本课程内容增大、课时缩减以及教学难度大等改革难题,结合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实际,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
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现在也称立德成人,立志成才.立德就是要立大德,就是要教育、培养学生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人就是要育英才,
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政治大 学,历 来 重 视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建 设.早 在1937 年,学校就开设了中国革命运动史、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样
期刊
对一个学校的领导层面来说,如何看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决定这门课程如何建设发展的根本因素。作为学校领导,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清晰、准确、完整的认知,我把它概括為三点:第一,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贯彻以德为先、确保育人成效的主渠道,必须联通无遗、畅通无阻;在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育人路径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呈现价值领航、确保育人方向的主引擎,必须马力强劲、动力充足;在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①在 2019 年 3 月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
期刊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作出了新的顶层设计,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并提出要坚持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