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中部晚二叠世闪长岩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0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吉林中部头道沟地区和双阳地区石英闪长岩。在野外地质调查、采样和室内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之上,对研究区岩体样品完成了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属于晚二叠世的两类闪长岩均与古亚洲洋壳俯冲相关,结合大量前人对吉林西部(索伦-西拉木伦地区)、中部(开源-长春地区)、东部(延吉-珲春地区)石炭纪-三叠纪的(高镁)闪长岩、侵入岩的岩石组合、蛇绿岩和古生物化石等研究,主要获得以下几点认识:1.头道沟地区石英闪长岩和双阳地区石英闪长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250.8±2.50Ma和253.1±0.83Ma,均属晚二叠世。2.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双阳地区石英闪长岩为高钾碱性I型花岗岩,是古亚洲洋的板块俯冲沉积物和生成的含水流体交代地壳的部分熔融物相互作用而成;头道沟地区石英闪长岩为高镁闪长岩类中的赞岐岩,是古亚洲洋俯冲板片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和流体与地幔楔互相发生交代作用的产物。3.开展了研究区及邻区的高镁闪长岩对比分析,认为他们均类似于高镁闪长岩/安山岩中的赞岐岩,结合研究区二叠纪-三叠纪岩浆岩时代和属性的梳理,认为古亚洲洋东段最终闭合位置是索伦-西拉木伦-长春-延吉一带,闭合方式是自西向东呈剪刀式缝合。
其他文献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因具有密度低、强度高、成本低、可持续性好以及可回收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本文针对这些领域对于纤维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要求,在纤维复合材料表面通过紫外光(UV)固化技术分别制备了含P、N以及P、N、S的阻燃涂层。该涂层附着力高、柔韧性好、反应速度快、不产生有害气体,符合绿色阻燃的发展要求。本文通过对复合材料表面UV固化阻燃涂层的固化过程、阻燃性能进行分析,阐述了
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转向系统的功能安全越来越完善,线控转向系统拥有改善驾驶员的驾驶体验、提高车辆被动安全性和提高车辆稳定性的优点,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分也被分为不同得级别,从低级的驾驶辅助到高级的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控制器对转向控制得方式也从“人机共驾”向以“机器为主”过渡。论文从这两项背景出发,研究了线控转向系统在接受不同级别自动驾驶控制器控制时的受控策略,
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织构会对材料的微观组织以及力学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研究晶粒取向变化以及位错滑移等微观塑性变形行为对揭示材料宏观塑性变形的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方法(CPFEM)作为一种研究材料微观形态变化的工具,近年来已经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以铝1060为研究对象,使用Voronoi方法建立了多晶光滑模型与粗糙模型,在变形过程中对搓捻成形圆棒形工件材料的微观变化进行研
型材柔性三维拉弯成形工艺是将柔性制造理念与型材的三维弯曲工艺相结合的产物。型材柔性三维拉弯成形将传统的整体模具离散成一系列位置独立可调的辊式模具头体,使其方便调形,并由此减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但由于型材柔性拉弯成形模具组成的特点,使得型材与辊式模具之间存在接触区和非接触区,由此会导致型材接触区和非接触区的形状变化产生差异,并会直接影响制件的成形质量和精度。同时由于接触区和非接触区的受力状态不
氢能是21世纪发展潜力最大的清洁能源。氢能的推广与应用对解决当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氢气存储和运输环节的高成本、高能耗、高风险等问题制约了氢能的发展。在线供氢技术是一种集氢气制取和储运为一体的氢能利用方式,特别是在应急电源、野外探测、单兵作战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以Al-Ga-In-Sn为代表的低熔点金属掺杂的铝合金是一种理想的块体在线供氢材料。虽然从热力学角度分析
渤中19-6构造区位于渤海湾盆地的渤中凹陷西南部,2016年于变质岩潜山储集层中获得高产油气流,成为渤中凹陷重要的油气增长点。研究区内潜山无论在时代、埋深、岩性、储层类型、储层特征等都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论文在对潜山岩性、储集空间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力学试验,结合构造背景,寻找研究区裂缝型储层的成储机理及控制因素。论文从渤中凹陷渤中19-6构造区9口钻井的岩芯、璧芯观察、薄片镜下鉴定入手,对变质岩潜山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位于松辽盆地西部,与中央凹陷带,东南隆起区共同构成松辽盆地,从上个世界开始,已有许许多多的地质研究学者对松辽盆地内部特征开展了许多的研究工作,前人们证明在研究区内有丰富的石油储藏区和铀矿成矿区。因为铀矿床主要集中在沉积沙体上,所以研究西部斜坡区的沉积系统非常重要。本论文以收集许多地质资料的工作为基础,应用沉积相、沉积体系等沉积学的学科知识为抓手,结合构造地质学,地层学进行详细分析
吉林南部夹皮沟地区是华北克拉通东北缘重要的太古宙出露区,区内新太古代角闪岩相到麻粒岩相的变质表壳岩发育,对其开展变质作用研究,对于确定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末期的构造演化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对区内金矿等矿产资源的研究提供新太古代变质岩的基础资料。本文选择吉林南部夹皮沟地区作为重点研究区,并以新太古代变质表壳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变质岩岩石学、岩相学、矿物化学特征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揭示了该区
闹枝铜金矿床是一座有望勘探为中型金矿的浅成热液中硫化型矿床,它发育在延边斑岩-浅成热液矿集区内。该矿床的成矿作用研究对于解释延边地区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其开展了系统的矿床地质、流体地质、年代学及地球化学工作。矿床地质研究揭示:闹枝铜金矿床10条含金性较好的矿体主要呈脉状赋存于北西向压扭性断裂构造中;赋矿围岩主要为早侏罗世花岗闪长岩与刺猬沟组安山质火山岩;矿化类型包括自然
有关原-古特提斯的演化问题,长期以来都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而滇西三江地区位于特提斯构造域的东侧,拥有着比较重要的原-古特提斯演化的相关地质证据。滇西地区的昌宁-孟连构造带夹于西侧的思茅地块以及东侧的保山地块之间,被认为是分隔了冈瓦纳大陆和扬子地块。带内断续发育有大量的变质单元和蛇绿岩带,记录了原特提斯洋和古特提斯洋形成与闭合的演化过程。但是由于多期次岩浆作用以及构造作用改造,使得该带地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