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关于内部人交易的研究多数分为三个方向:公司价值与股东福利,市场有效性,以及对于高管激励的影响。前两个领域受到大部分研究者的关注,而内部人交易对高管激励及薪酬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尤其是在中国这样金融市场体系不发达的国家,消息披露的有限和薪酬方案的特殊性使得内部人交易对于高管薪酬的影响比较具有挑战性,同时也使研究更有现实意义。前人的研究中,大多是将是否限制内部人交易作为比较各公司高管薪酬水平的先决条件,继而揭示,对于这样交易的限制是否会影响薪酬及薪酬中激励成分的高低。此类研究排除了内部人交易收益值对薪酬水平的影响,量化程度因此降低。因此,本文不仅仅局限将是否限制内部人交易作为考察与比较高管薪酬水平的先决条件,而是将内部人交易所得收益作为决定高管薪酬的因子之一,并且,结合中国薪酬方案的特点,检验交易收益是否还是用于平衡薪酬中现金与非现金成分的因子之一。在中国公司治理结构中,高管薪酬方案相对于发达国家显得比较简单。现金成分主要是薪水,而非现金成分包括股票期权与股权授予,通常涵盖在称作的公司激励计划中。现金薪水主要是对高管公司管理的回报,而激励计划中的期权和股权授予则是将高管的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相联系,这两种薪酬方式则是中国公司薪酬方案的主要成分,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内部人交易这一行为对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显得比较复杂。方面,内部人交易将公司内隐藏的运营信息更直接有效地反映到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上取决于公司绩效的高管薪酬也会随之变化。另一方面,大量数据表明,内部人交易正是利用内外信息的不对称而有从股票价格波动中获利的机会,使之与薪酬一同成为个人利益收入的来源之一。在以前的研究过程中,内部人交易是用值为1或0的虚拟变量表示,1表示公司内有内部人交易限制,而0则认为没有这样的交易限制,继而在这样的分类下比较高管薪酬的高低。本文则是认为薪酬的变化会随着交易收益绝对值的变化而改变,换言之,需要考察的对象更加量化,将内部人交易收益额作为引入变量。除此之外,模型的建立还需要一系列的控制变量,在相关的公司运营和其他属性里面,本文选择了以下因子作为备选:年度销售额,股票收益率,净资本收益率,价格/收益比,高管人数,内部人控股数,股票年波动率,连同交易收益与高管薪酬一同进行数据描述和单变量关联检验。研究选择的样本为在沪深两市中2007-2009年间披露参与内部人交易的所有公司,2008-2009年间531家公司作同步回归,2007年中199家公司则作为检验样本。由于沪深两市的参与公司属性不尽相同,上述控制变量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年度销售额用于代表公司的规模大小;股票收益率和净资本收益率可以表示该公司的盈利能力;价格/收益比则是表示公司类型是否属于成长型(成长型公司需要的资金较多,高管薪酬中的现金成分会相对较低):高管人数决定着内部人之间的竞争激励程度;内部控股数代表着股权控制与薪酬的关系;股票年波动率则是决定期权价值的一个因素,股票波动越大,给予的期权也会相应升值。为了对样本做大致的描述和考量,所有的控制变量加上内部人交易收益与高管薪酬共同进行描述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内部人交易收益的值域较宽,可以考虑划分不同的区域进行分析,参照将整个样本按照内部人交易收益的高低划分为三个区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