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肥胖病人口的增长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超过了患营养不良和传染病的人数,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肥胖病确定为全球的流行病。医学研究已经证明,肥胖与许多疾病相关,肥胖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公共健康和人民生活状态的重要因素。然而,减肥药物不同程度的存在副作用且在停止用药后容易反弹。因此,从天然食物源中寻找能够有效降脂减肥的功能性成分已经成为肥胖预防与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苦丁茶主要分为冬青科冬青属和木犀科女贞属,从中提取的绿原酸(咖啡酰奎宁酸)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其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等保健功能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苦丁冬青苦丁茶(冬青属)中绿原酸各单体进行了制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探讨了苦丁冬青苦丁茶提取物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的影响,为研究其抗肥胖机理提供参考。采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对苦丁冬青苦丁茶中提取的绿原酸粗品(TP)进行初步分离纯化,依次用水、70%乙醇溶液洗脱,分别得到的组分为:单取代的咖啡酰奎宁酸化合物(TPⅠ)和二取代的咖啡酰奎宁酸化合物(TPⅡ)。再经过半制备HPLC,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通过梯度变化分离出6种单体。经1NMR鉴定验证,这6种物质分别为3-O-CQA,4-O-CQA,5-O-CQA,3,4-O-diCQA,3,5-O-diCQA,4,5-O-diCQA.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根据样品量与峰面积成线性关系绘制标准曲线。新绿原酸标品(5-O-CQA)、3,5-O-diCQA纯品进样量在0.1μg~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3%、99.23%,RSD(n=5)为0.91%、0.35%,是一种简便易行、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方法。同时,比较了苦丁冬青苦丁茶、大叶冬青苦丁茶、四川女贞苦丁茶中绿原酸含量,分别为119.95mg/g、104.87mg/g、50.5mg/g。利用MTT比色分析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TP、TPⅠ、TPⅡ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确定半抑制浓度(IC50),IC50分别为180μg/mL、240μg/mL200μg/mL。采用传统的鸡尾酒诱导剂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分别在分化过程中和分化完成后加入不同质量浓度TP、TPⅠ、TPⅡ,利用油红O可以将脂肪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分化程度。用异丙醇溶解油红O,通过酶标仪检测550nm处的吸光值,确定不同质量浓度TP、TPⅠ、TPⅡ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TP、TPⅠ、TPⅡ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均有抑制作用,且TP Ⅱ效果最强烈;在分化完成后加入TP、TPⅠ、TPⅡ,能够抑制脂肪细胞的生长,但脂肪含量未见显著降低。说明苦丁冬青苦丁茶可能具有预防肥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