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penEHR的科研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on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诊疗数据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资源和依据。但目前大部分临床诊疗数据分散存储在医院的不同系统之中,有些数据甚至尚未进行电子化存储,需要临床研究人员手工整合,工作量大而且数据质量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医学领域信息概念繁多,关系复杂,针对不同的科室、不同疾病研究的数据需求差异较大,科研数据管理软件往往采取定制开发的模式,无法通用。可以满足个性化科研需求的数据管理系统,需要有专门的开发团队进行开发和维护,开发过程中需求沟通费时易错,反馈周期长,不能及时满足需求。为解决上述矛盾,需要有一个通用的科研数据系统来满足符合专科、疾病特点的科研数据的收集、管理与查询的个性化要求。openEHR提出的两层建模方法对此提供一个解决思路,它的底层参考模型是稳定不变的,基于此参考模型实现的系统可以保持系统的稳定性;上层原型可以由医学领域专家制定和修改,适应临床业务的动态化需求。为此,本论文的目标是设计并开发一个基于openEHR的通用科研数据管理系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深入剖析open HR的两层建模方法,介绍参考模型、原型等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原型驱动的科研数据管理系统的技术架构;2)在openEHR模板基础上,设计了科研数据应用模板,并提出以此为核心的实现方法,基于该方法的科研数据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医生的个性化科研需求;3)在科研数据应用模板基础之上,首先开展了“所见即所得”模板编辑器的开发,即由用户来确定应用中的数据信息集合和显示组合方式。其次,建立了通用的软件框架,可通过读取科研数据应用模板,将设计的应用界面和数据库实现关联;4)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开发了基于openEHR的科研数据管理系统,并在老年性糖尿病随访案例中开展了应用实践。实践结果表明,该系统通过配置可以快速、有效的实现该随访中的各个随访阶段数据信息的录入、查看等功能,表明了本论文的研究能满足临床科研数据采集和应用需求。
其他文献
文章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探索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方法,即理解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尊重是奠定师生和谐的基石、关爱是沟通师生情感
细颗粒物(简称PM2.5)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已成为公众和政府关注的焦点。燃煤电厂排烟是大气中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PM2.5粒径过小,传统的除尘方式如采用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等均难以有效控制PM2.5的排放,所以在除尘器前设置预处理阶段,即通过物理或化学的作用使PM2.5团聚成粒径较大的颗粒,然后再通过除尘器加以清除的方法成为除尘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在众多新技术中,湍流团聚因操作简单,投资、
班级是一种文化存在,既有空间意义上的教学意义,也有精神意义上的生活意义.和谐班集体能充分满足教师、学生的精神需求,使学生产生集体归属感.小学低年级班级团队建设可以在
内窥式近红外漫射光成像技术是一种可用于内部器官癌症检测的新型光学测量技术,因其具有实时、无创的特点在癌症的早期诊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有效的实现对早期宫颈癌的
“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是课堂教学模式的传承与创新的结晶,最终目的是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文章以若干研学课堂为例,尝试分析“研学后教”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