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健康老年人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内暴露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关联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sskee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有机磷酸酯(OPEs)常作为阻燃剂和增塑剂广泛与人体接触。最近的毒理学研究表明,OPEs具有潜在的免疫抑制。然而,目前尚缺乏OPEs对健康老年人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本研究应用定群研究探讨健康老年人OPEs内暴露水平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定群研究设计,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在济南市甸柳社区招募健康老年人群。纳入标准为60~69岁、居住现住址时间≥2年,半年内无外出计划;排除吸烟和酗酒、患有内分泌或代谢紊乱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正患有感染或变应性疾病者。共纳入调查对象76名。并每月对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物样品采集,共开展5次调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全血和尿液样本中6种有机磷酸酯及其代谢物(TPHP、EHDPP、TCIPP、DPHP、BDCPP和BEHP)。采用多因子检测技术检测血清样品中炎症因子水平(IL-6、IL-8、MIP-1β、IFN-γ、IL-10和IL-13)。调整年龄、性别等协变量情况下,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全血OPEs和尿肌酐di-OPEs内暴露水平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76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5.1±2.7)岁,其中男性38名(50%)。全血中TPHP、EHDPP和TCIPP中位数浓度分别为0.40、0.21和0.74ng/mL,检出率分别为78.41%、77.27%和76.70%;校正肌酐后,尿液中DPHP、BDCPP和BEHP中位数浓度分别为113.59、156.72和214.75ng/g,其检出率分别为78.47%、76.20%和76.49%。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结果表明,模型校正了性别、年龄、BMI、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距主干道距离、饮茶、周一到周五中等体力劳动时间、累计时间和可替宁等混杂因素后,TPHP每升高2倍浓度,IFN-γ和IL-10分别改变的百分比及95%CI值分别为3.05%(1.00%,5.14%)和-3.28%(-5.32%,-1.21%)(FDR值均<0.05);随着全血TPHP四分位浓度的增加,血清IFN-γ水平呈上升趋势(P趋势值<0.05),血清IL-10水平呈下降趋势(P趋势值<0.05);MIP-1β改变的百分比及95%CI值为1.14%(0.12%,2.18%)(P值<0.05,未通过FDR校正),随着全血TPHP四分位浓度的增加,血清MIP-1β水平呈上升趋势(P趋势值<0.05)。EHDPP每升高2倍浓度,IL-6和IL-13分别改变的百分比及95%CI值分别为-8.68%(-12.99%,-4.18%)和-6.84%(-10.65%,-2.88%)(FDR值均<0.05),随着全血EHDPP四分位浓度的增加,血清IL-6和IL-13均呈下降趋势(P趋势值<0.05);IL-8、MIP-1β和IL-10改变的百分比及95%CI值分别为-2.75%(-4.90%,-0.56%)、-1.39%(-2.44%,-0.33%)和-2.78%(-4.96%,-0.57%)(P值<0.05,未通过FDR校正),随着全血EHDPP四分位浓度的增加,血清IL-8和IL-10均呈下降趋势(P趋势值<0.05);校正肌酐后,BDCPP每升高2倍浓度,血清IL-6、IL-10和IL-13分别改变的百分比及95%CI值分别为-8.59%(-14.49%,-2.29%)、-3.63%(-6.59%,-0.57%)和-6.83%(-12.06%,-1.27%)(P值<0.05,未通过FDR校正),随着BDCPP四分位浓度的增加,血清IL-6和IL-13均呈下降趋势(P趋势值<0.05)。结论:1.健康老年人部分有机磷酸酯内暴露水平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改变相关,可通过改变促炎和抗炎因子的方式破坏炎症平衡,对机体产生有害影响。2.TPHP与促炎反应相关,而EHDPP和BDCPP以同时抑制促炎和抗炎因子的方式干扰炎症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甲基丙烯酸酯明胶(GelMA)水凝胶因其可调的物理化学性质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尤其与天然细胞外基质高度相似,可以为体外细胞培养提供模拟条件,已在组织工程领域发挥重要的应用。但机械性能较差,粘度低等问题可能限制GelMA水凝胶的应用。本课题尝试对GelMA水凝胶的形态和性质进行系统的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冷冻温度和时间对GelMA水凝胶合成的影响,第二部分:一步法制备包裹GelMA水凝
目的:生物惰性陶瓷氧化锆因具有高机械强度、耐腐蚀性、抗断裂韧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工程材料中。然而,作为生物惰性材料,氧化锆不易与骨组织形成有效的键性结合,不具备骨传导作用,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引入多孔结构来提高基体与骨组织的机械结合,为细胞浸润,营养运输,废物处理,新生组织的生成提供宿主环境,通过系统性的设计实验方案并不断优化多孔氧化锆的成
目的:目前,骨科、口腔外科等领域对于骨折创伤的手术治疗主要使用坚固内固定技术,临床上用于内固定的材料主要为由钛合金或者钴铬合金等制成的各种医用金属材料,如钛钢板和髓内针等。钛合金的弹性模量是人皮质骨的5倍,在骨折愈合的后期会产生应力遮挡作用。而且,研究显示体内金属释放离子、过敏原等物质可在局部或者全身引起炎性反应或者毒性反应。近几十年来,研究人员和科学家们致力于开发可生物吸收或可生物降解的金属,特
目的: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与修复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脱细胞神经基质因其保留了部分细胞外基质和生物活性分子以及低免疫原性,成为了一种理想的治疗神经损伤的辅助材料,本研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一种基于细胞外基质和聚乳酸-己内酯(PLA-PCL)的新型双层结构神经导管,用于神经修复,并通过各种手段验证其对神经再生的效果。研究方法:1.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三种导管,分别为细胞外基质导管(Extra
目的:各种原因导致的患者颌面部骨缺损是当前整形外科及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常见疾病。本实验基于骨组织工程的生物活性因子-种子细胞-支架材料的三要素,通过构建鼠脂肪干细胞(rat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rADSCs)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Exos)、rADSCs、纳米羟基磷灰石/I型胶原/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nano-hydroxypatite/collag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Mg-2Zn-0.5Nd合金在胃肠肿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潜力,对Mg-2Zn-0.5Nd材料学基础性能、体内外腐蚀性能、腐蚀速率、体内生物相容性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和评价。研究方法:本研究用拉拔与退火相互结合的方法制备直径0.3mm的Mg-2Zn-0.5N合金细丝。我们通过拉伸实验、爆破压实验、电化学腐蚀实验,测得该合金的抗拉强度、延伸率、爆破压力、腐蚀电压与腐蚀电流,评估该合金的
水凝胶是包含大量水并且可以在分散介质中交联的聚合物体系,不同的组成和交联方法可以赋予水凝胶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某些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水凝胶可以广泛地用作组织工程和器官制造的支架材料。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针对几种基于海藻酸盐的水凝胶进行了研究,例如明胶/藻酸盐/琼脂糖(G-A-A),纤维蛋白原/海藻酸盐/琼脂糖(F-A-A),明胶/海藻酸盐(G-A),纤维蛋白原/海藻酸盐(F-A)以及其对照组纯海
目的:三氯生(Triclosan,TCS)作为一种广谱抑菌剂,被广泛应用,目前已造成了大范围的环境、水体和土壤污染,而且陆续在食品中被检出,且可以通过生物富集作用进入人体。由于TCS具有高亲脂性和稳定性,使其在生物体内能够长期累积,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由TCS污染引起的人体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有研究证实,经TCS暴露的小鼠会产生焦虑行为,自主活动和协调能力发生显著变化,致行为障碍
目的:三维支架材料是骨组织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为骨形成中的细胞附着提供场所,并促进植入部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促进骨骼再生。PLGA/β-TCP复合支架在骨组织工程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但该支架的亲水性不佳因而不利于细胞的黏附和增殖。本研究以PLGA、β-TCP和GO为原料,设计和制备了PLGA/β-TCP/GO复合支架,研究GO的添加对支架的孔隙率、孔径大小及吸水率产生的影响,研究复合支架对BMS
目的:对我们课题组已经成功制备的万古霉素交联脱细胞骨块进行性状分析方法:首先根据我们课题组的实验方法制备万古霉素交联的脱细胞骨块。然后进行如下实验:1、通过抑菌圈试验和万古霉素释放试验检测交联的脱细胞骨上万古霉素的释放量。2、扫描电镜观察骨细胞外基质的微观结构组成,EDS能谱分析其化学元素组成。3、经洗脱的Van-b ECM骨块进行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实验,4、采用CCK8实验对Van-b E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