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有机废气的高效净化和溶剂回收技术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lhms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挥发性有机物的消费量也大大地增加,从而导致向环境中排放的挥发性有机气体也同样增加。因此,加强对有机污染物的治理可以减少其本身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针对我国排放量大、污染严重的典型挥发性有机物(VOCs)—酯类有机物(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乙酸丁酯),采用静动态吸附、程序升温脱附方法研究了颗粒活性炭对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VOCs的吸附、脱附性能;采用精馏、萃取精馏、分子筛吸附结合Aspen plus化工模拟软件探讨了分离提纯有机溶剂中酯类溶剂的精馏条件和吸附性能。以便为挥发性有机废气的高效净化和溶剂回收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吸附、程序升温脱附研究表明:颗粒活性炭对酯类的吸附过程符合朗格缪尔吸附方程,静态吸附饱和量分别为乙酸乙酯0.3986g/g活性炭、乙酸丁酯0.3836g/g活性炭、乙酸异丙酯0.262g/g活性炭;最适宜吸附温度在30℃左右;活性炭脱附活化能的大小依次为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乙酸丁酯,脱附活化能分别是20.18 KJ/mol、28.4 KJ/mol、27.4 KJ/mol、51.9KJ/mol。多组分吸附/脱附表明,低温区(80℃),乙酸乙酯和乙酸异丙酯的脱附速率明显要高于乙酸丁酯,中温区(80-120℃),乙酸丁酯脱附速率最大。活性炭吸附混合有机废气的再生过程可采用分段控制温度的加热方式,分离回收不同溶剂。活性炭对混合酯类有机废气的吸附/脱附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有机废气的吸附能力的大小与各组分自身的性质有关。沸点越大,汽化潜热越大的物质越容易被活性炭吸附,其吸附量相对也越大。沸点越低,汽化潜热越小的物质越容易被脱附,吸附量也相对较小。填料精馏、萃取精馏结合Aspen plus化工模拟软件研究表明:乙酸乙酯和乙醇、乙酸乙酯和水均可产生共沸物,难以有效精馏提纯;普通精馏采用1.6m塔高回流比为6时,精馏产物乙酸乙酯含量仅达80%以上;分子筛吸附水的能力远大于吸附乙醇的能力,可以用分子筛吸附有机溶剂中的水分。采用加入萃取剂二甲基亚砜去除有机溶剂中的乙醇的萃取+萃取精馏方式,可得到含量为94.2%的乙酸乙酯,比直接采用萃取精馏的方法能耗减少约25%和萃取剂的使用量减少90%。
其他文献
本文在对家用电器接地保护的含义与作用进行简单阐述后,对家用电器接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结合自我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对不同类型的家用电器防触电保护技
在现代战争中,往往首要的攻击目标就是敌人的通信网络,没有了通信网络,最新的前方战况信息及新的作战意图就不能被有效的传达。通过无线电台,军事指挥员能了解到前方最新最准
<正>小柴胡汤见于《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七味中药组成。小柴胡汤属和解剂,动物实验研究反映它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作用,与祖国医学认为它具有"
地质变量是一种总体变化、多级局部变化和随机变化机相叠加的综合性变量.研究表明,多级变化的这种叠加在半变异函数模型上有明显的反映(漂移效应和套合结构),即多级变化的分
目的制备丹皮酚脂质体,考察其作为经皮给药载体的透皮特性。方法薄膜-超声法制备丹皮酚脂质体;采用透皮扩散仪,以小鼠皮肤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考察丹皮酚脂质体的经皮渗透行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坐骨神经损伤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及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坐骨神经损伤组和坐骨神经损伤+LBP组,采用坐
以“感情在歌唱中的重要性”为线索,引出声乐演唱艺术尤其如此。歌唱的本质是人们情感的表现,声乐演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由“声”与“情”的高度结合来体现艺术审美感
为了有效地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的水平,文章阐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包括明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目标、指导学生利用有效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和不断创新阅读教学的
目的 :调查并分析基层医疗机构转岗护士的人口学特征,为稳定基层医疗机构护理队伍、合理配置护理人力提供参考。方法 :对重庆市某区的52个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
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于具有多种晶型,因而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于电解铝、陶瓷、医药、电子、机械等众多行业行业。氧化铝多是由煅烧其前驱体制得,其前驱体的制备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