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选取生脉注射液作为益气复脉方的代表,系统评价生脉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CHF)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观察益气复脉方(生脉注射液、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一般情况、心功能及心肌病理变化的影响。 方法: 第一部分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制定相应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包括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类型、干预措施以及观察指标等。采用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相结合,拟定出全面的检索策略,计算机主要检索CNKI、VIP、万方、PubMed,手工检索杂志、会议汇编及论文集、学术讲座论文集等。由2名文献评价者独立进行检索和纳入文献,并对纳入的所有文献进行质量评估,若有分歧,则通过讨论或者咨询第三位评价者解决。然后对纳入相关研究进行资料数据提取,主要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方法、结局指标及安全性等。利用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 e ta分析。 第二部分从70只雄性W istar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假手术组,进行常规饲养,余60只大鼠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慢性心力衰竭的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卡托普利片4.88 mg kg-1)、生脉注射液组(生脉注射液4 mL kg-1)、益气复脉冻干组(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0 mg kg-1)。造模术后8 w以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各项心功能指标,以左室射血分数LVEF°/660%作为成模标志;利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脑钠肽(BNP)的含量;评价大鼠心功能水平及成模情况。药物干预14 d后,观察益气复脉方对CHF大鼠一般情况、心功能的影响;HE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益气复脉方对CHF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结果: 第一部分本研究纳入31篇文献,共计2610例患者,以西药基础治疗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生脉注射液,剂量为20?200ml,疗程为10?30d。主要对临床综合疗效、心功能指标、6分钟实验等进行了 Meta分析。结果如下:(1)临床综合疗效 RR1.25,95% CI(1.20,1.29),尸<0.00001;(2)每搏输出量 WMD(random)7.20,95/CI(3.76,10.64),P<0.0001;(3)左室射血分数 WMD(random).30,95/CI(2.7,11.91),P=0.002;(4)心输出量 WMD(random)0.84,95%CI(0.40,1.28),P=0.0002;(5)心脏指数 WMD(random)0.38,95%CI(0.13,0.63),P=0.003;(6)BNP的 WMD(random)171.27,95/CI(1.60,340.94),P=0.05;(7)6分钟步行试验 WMD(random)0.03,95/CI(90.13,164.36),P<0.00001。(8)10个研究表明治疗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其余研究并未提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第二部分腹主动脉缩窄术后8周,模型组大鼠出现反应迟钝,活动度降低,全身皮毛干枯、毛色无光泽等心衰症状,心脏超声显示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降低,收缩期末左室内径及容积增大,心功能明显降低。BNP浓度随LVEF%的降低而升高,与心力衰竭程度呈负相关,可与LVEF%共同参考评价心力衰竭程度。本研究慢性心力衰竭大鼠造模成功,各模型组间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基线一致。益气复脉方可明显缓解CHF大鼠心衰症状,降低BNP浓度,改善心功能,但对超声指标改善不显著。BNP浓度能比较灵敏地反映大鼠心衰程度。CHF大鼠发生的心肌病理学改变:心肌肌束排列紊乱,间隙明显增宽,形成不规则的带状及片状瘢痕区,细胞核固缩变性,心肌细胞明显肿胀、肥大、坏死,间质水肿、血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超微结构心肌肌丝排列较紊乱,肌丝溶解断裂,线粒体少,线粒体肿胀,大量破坏,呈空泡样变,间质成份多,多见纤维细胞;益气复脉方能够抑制CHF大鼠心肌纤维化及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保护心肌作用。 结论: 第一部分Meta分析结果提示,纳入的所有研究中,在慢性心力衰竭西药基础治疗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对其缓解症状和体征、改善心功能可能优于基础治疗,且未报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第二部分益气复脉方明显缓解CHF大鼠的心衰症状,降低BNP浓度,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纤维化及细胞凋亡,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