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路业规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形成切实有效的竞争来提高铁路业经营绩效。尽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铁路业规制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铁路业效率仍然十分低下。继续深化铁路业规制改革,调整和优化铁路业的组织结构,已成为提高铁路业效率,加快铁路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由于国内从铁路业规制改革角度对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所进行的系统研究比较少,因此本论文从大交通的视角对客运市场铁路与公路、民航的竞争与铁路业规制改革思路的拓展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 首先,结合铁路、公路、民航在分运距客运市场所占市场份额的变化,界定了铁路分别与公路、民航竞争的运距范围。通过在不同运距范围内,分别构造包含公路、民航不同运输方式竞争因素的铁路客运量变动模型,对它们不同的竞争模式进行研究,发现铁路与公路竞争的焦点是路网规模和客运相对价格,铁路与民航竞争的焦点是速度和绝对价格。 其次,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客运市场铁路、公路、民航在不同层面的竞争对铁路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各指标间关联度的大小找出影响铁路不同绩效水平的主要因素。 最后,以前面几章的分析为依据,提出中国铁路业规制改革的对策。中国铁路业规制改革应明确铁路与公路、民航竞争模式的区别,全面提升铁路运输市场竞争力;基于大交通视角加快铁路规制机构改革,突出规制重点;深化中国铁路业规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赋予消费者选择权。 总的来看,本论文运用计量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客运市场铁路与公路、民航之间的竞争模式与铁路经营绩效变化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指出铁路业规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形成行业内和行业间的有效竞争,并从如何加强铁路业规制改革促进运输方式间形成良性竞争角度提出促进铁路业发展和提高铁路业效率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