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uo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飞虱科Delphacidae,是亚太地区水稻生产上的一种重要迁飞性害虫。目前,白背飞虱的防治仍主要依赖使用化学杀虫剂。然而,由于白背飞虱长距离迁飞、发育历期短、繁殖力强等特性,加之化学杀虫剂的长期不合理使用等原因,导致该虫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因此,亟待寻找一种新的害虫防治策略以达到持续防控之目的。几丁质是昆虫表皮、肠道、气管以及生殖管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成由一系列酶催化完成。由于高等哺乳动物体内不含几丁质,因此几丁质合成途径中的相关基因被认为是筛选和设计新型生物农药的潜在靶标,值得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以白背飞虱转录组测序为基础,对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的分子特性及功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白背飞虱转录组测序与Unigenes功能注释白背飞虱转录组测序共获得6.68 Gb数据,使用Trinity软件将这些数据组装并去冗余后得到66,425条Unigenes。将Unigene比对到七大功能数据库进行注释,共有25,059条Unigenes被注释到七大数据库中任意一个数据库。在NR蛋白库中共有19,564条Unigenes序列得到相应的功能注释。同时有3,915条Unigenes注释到GO功能分类中。KOG数据库共有14,850条Unigenes被成功注释,并划分为25个功能组。共有14,854条基因在KEGG数据库中被注释到六大代谢途径中。2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基于白背飞虱转录组数据,利用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的cDNA序列,分别命名并登录至Gen Bank:SfTre1(MG869613)、SfTre2(MG869614)、SfHK(MF964940)、SfG6PI(KY695112)、SfGFAT(MF964939)、SfGNA(MH672691)、SfPAGM(KY381946)、SfUAP(MF964941)、SfCHS1a(KY350143)和SfCHS1b(KY350144)。利用SeqMan、MEGA、NetNGlyc、Prot Param和TMHMM等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阐明了上述各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保守结构域、氨基酸结构及跨膜结构,明确了各基因的分类地位。3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采用qPCR分析了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18个时间点(从卵期至成虫期)的m RNA表达特性,结果显示,SfTre1、SfG6PI、SfGFAT、SfPAGM、SfUAP和SfCHS1主要在白背飞虱蜕皮前后的表达量相对较高,而在每次蜕皮的间隔期表达量降低,这些时期正是昆虫外骨骼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几丁质以使表皮硬化。此外,SfTre2在卵期和1龄若虫期表达量相对较高,而从2龄至5龄第2天若虫期的表达量逐渐降低,但在5龄第3天表达量小幅度升高;在白背飞虱羽化为成虫后,其表达量急剧升高。SfHK表达量在卵期到5龄若虫期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羽化第1天急剧升高,在成虫第2天达到最高。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差异表达暗示了其可能存在着生理功能多样性。采用qPCR对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在表皮、脂肪体、肠道、卵巢和头部5个不同组织部位表达模式的分析结果显示,所测基因在白背飞虱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各不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SfTre1在表皮、卵巢和头部的表达较高,而SfTre2在卵巢和头部的表达相对较高,推测它们不仅参与了几丁质的合成,而且也参与了能量代谢。SfG6PI、SfGFAT、SfPAGM、SfUAP、SfCHS1和SfCHS1a也在表皮中表达量较高,认为它们在表皮几丁质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关键基因功能验证利用RNAi技术探究SfTre1、SfTre2、SfG6PI、SfGFAT、SfPAGM、SfUAP、SfCHS1、SfCHS1a和SfCHS1b在白背飞虱蜕皮与变态过程中的作用,对白背飞虱5龄第1天的若虫分别注射这些基因的ds RNA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基因被干扰后,其相应目的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除了SfCHS1b外,试虫在发育过程中都出现了表型异常的现象:新表皮形成而旧表皮未蜕去形成双表皮结构,产生旧表皮只在头胸背板处裂开的畸形虫体,或旧表皮不能完全蜕去而形成拖尾,试虫腹部皱缩变小,或成功蜕皮但翅和躯体皱缩,并最终因不能正常蜕皮或羽化而死亡。结果说明这些基因在白背飞虱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5噻嗪酮对白背飞虱发育繁殖及SfCHS1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噻嗪酮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噻嗪酮对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酶1基因表达影响的结果表明,噻嗪酮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LC50为0.89 mg/L;以噻嗪酮亚致死浓度LC10和LC25(0.10和0.28 mg/L)分别处理白背飞虱3龄若虫后,F0和F1代若虫发育期显著延长;F1代白背飞虱单雌产卵量比对照分别减少了5.29%和12.34%,而F1代白背飞虱存活率、羽化率、交尾率和孵化率与对照相比差异虽不显著,但均低于对照组。经LC10和LC25浓度处理后,白背飞虱相对适合度分别降低了47%和63%。噻嗪酮处理白背飞虱若虫后,SfCHS1及其两个可变外显子的表达量高于对照,这可能是由于几丁质合成受阻后基因表达水平的代偿性增加造成的。表明噻嗪酮影响几丁质合成通路可能是其对白背飞虱种群增长具有抑制作用的主要机理。综上所述,本研究在白背飞虱转录组测序与分析的基础上,克隆获得8个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的cDNA序列,并解析了这些基因的特性;采用qPCR等技术和方法系统阐明了这些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并利用RNAi技术验证了6个重要基因在白背飞虱发育过程中的具体功能;采用生测技术明确了噻嗪酮对白背飞虱发育的影响,以及噻嗪酮胁迫下SfCHS1表达特性的调节。研究结果为以几丁质合成通路作为害虫靶标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促进研究和开发适合控制害虫的绿色生物农药产品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学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深度学习理论为达到这样的要求,提供了一个可能。因此,深度学习成为了近几年教育研究的热点内容。现实中高中生对学习物理谈之色变,那么现在的高中生在学习物理学科的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呢?本文旨在弄清楚目前高中生在物理学习中采用哪种学习方式,他们在深度学习方式中表现如何?基于学生的表现,尝试提出与之对应的策略,促进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更有效地进行深度
边境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区,更是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和防止外部入侵的前沿地区,因此边境地区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对确保我国国土安全,边防稳定和民族团结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广西边境地区依托“兴边富民”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东盟自贸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沿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等国家与地方政策扶持及经济发展契机,区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升级阶段,因此各行各业对土地资源的
研究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及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是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非感染性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AS)是ASCVD的主要病理基础。在多种导致AS的不良因素作用下,位于中膜层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至内膜及内膜下层并异常增殖,而内膜层的血管内皮细
水稻(Oryza sativa)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以水稻为食。然而,虫害严重降低了水稻的产量。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Lepidoptera:Pyralidae)是对水稻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通常使用化学农药来防治稻纵卷叶螟,引起了“3R”问题,在本研究中,我们对稻纵卷叶螟的基因组进行了行测序、组装和注释,并克隆了稻纵卷叶螟几丁
AISI 201具有高硬度、高韧性、高塑性及低的导热性,良好综合机械性能致使其在装备制造领域得到大量应用。切削加工AISI 201过程中刀具易磨损,导致其寿命不长,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生产效率。刀具的前刀面是机械载荷和热载荷高度集中区域,刀具磨损破坏与此工作环境密切相关。许多研究表明,合理的刀具结构设计能够提高刀具的切削性能,经验设计、剪裁设计和基于性能的优选设计是刀具设计的主要方法,对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是一种需氧、非发酵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是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泌尿道中,为条件致病菌,易引起抵抗力低下人群发生感染。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主要是侵袭力和毒素,侵袭力是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毒素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通常病原菌的毒力越大,其致病性就
马尾松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分布面积较广的乡土树种之一,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马尾松人工林在造林过程中不合理的经管管理,导致大量低产林和地力衰退等现象存在。土壤氮相关形态在人工林生长及地力维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土壤氮转化主要由土壤微生物驱动完成,但关于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氮转化的微生物驱动机制仍然缺乏相关研究。林龄、母岩和施氮是马尾松营造速生丰产和维持地力稳定方面需要重
物流分拣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的人-机-环境系统,是新时期现代物流行业的重要构成单元,其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物流行业的快速、精准和高效等问题。本文以推进物流分拣系统的精益生产、进一步提升物流分拣系统的运行效率为目标,提出了面向物流分拣系统的作业行为分析与优化方法,重点开展基于特征的行为动作获取方法与认知方法研究,以及以用户为中心的物流分拣设备优化和面向物流分拣系统优化的定制方法研究。论文结合某物
数据海量化增长、计算云端化、应用多样复杂化等新的变化为安全和隐私带来了巨大挑战,深入理解隐私并实现动态隐私保护变得尤为重要,实现隐私保护与数据效用平衡存在挑战。基于非密码学的隐私研究领域主要有隐私定义与度量、隐私分析与推断以及隐私保护算法等三方面科学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有助于该领域完善其基础理论支撑,可在保证其实用性基础上提高隐私定义形式化及度量、隐私泄露机理、隐私保护方案的科学性,为平衡隐私
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 L.)叶斑病是蓝莓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蓝莓种植面积的增加、品种的增多以及种植方式的多样化,蓝莓叶斑病病害的发生也明显增加,损失日趋严重,防治难度逐步加大,已成为蓝莓生产上的严重障碍。β-氨基丁酸(BABA)是从经过暴晒的番茄根系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次生代谢非蛋白氨基酸,可以诱导植物抵抗真菌或细菌的侵染,是一种具有广谱诱导抗病活性的植物化学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