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颏下岛状皮瓣(Submental Island Flap,SIF)和前臂皮瓣(Radial Forearm Flap,RFF)在修复舌癌术后半舌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颏下岛状皮瓣在舌癌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02年8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45例舌癌患者,行舌癌根治术后同期分别应用颏下岛状皮瓣(n=18)及前臂桡侧皮瓣(n=27)修复半舌缺损,比较两种皮瓣制备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并观察和比较患者术后舌体外形恢复程度、舌活动度、语言、咀嚼及吞咽功能等情况。结果应用颏下岛状皮瓣和前臂皮瓣修复的平均制备时间分别为(46.83±7.75)min、(61.25±10.79)min,颏下岛状皮瓣制备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前臂皮瓣制备的手术时间(P﹤0.05);颏下岛状皮瓣和前臂皮瓣制备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4.44±4.04)ml、(28.81±5.49) ml,颏下岛状皮瓣制备的出血量明显小于前臂皮瓣(P﹤0.01)。18例采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1例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伤口延期愈合,1例出现皮岛坏死,清创后发现肌瓣血运良好,皮瓣移植成功率94.44%(17/18),供区直接拉拢缝合;27例前臂皮瓣修复,1例因静脉血栓出现术后皮瓣坏死,抢救无效清创后直接拉拢缝合,皮瓣移植成功率96.30%(26/27),供区均行全厚皮片移植,前臂局部遗留较大手术瘢痕。两组病例术后均无口底瘘、颈部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两种皮瓣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术后6个月随访,舌体外形恢复基本满意,舌活动度、语言、咀嚼及吞咽功能相近(P均>0.05)。结论在半舌缺损修复中,颏下岛状皮瓣具有制备简单、用时短、出血少、伤口隐蔽和与前臂皮瓣相似的功能康复效果等优点,是前臂皮瓣修复的补充和半舌缺损修复有效手段之一,尤其适用于对外形美观要求较高的中青年舌癌患者。对伴有颈淋巴结转移的舌癌患者应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应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