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考维茨的组合投资理论认为,投资分散化可以在不降低收益的同时降低风险,具体包括对象分散法、时机分散法、地域分散法和期限分散法,其中地域分散法建议投资者应该购买国内各个地区或者是国际金融市场上各个国家的证券,因为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动荡而可能出现的投资损失。但在现实证券市场中,各国研究者普遍关注到投资者们往往没有贯彻地域分散化的理念,他们尤其偏爱购买离自己距离较近和经济发达地区的股票,这一偏差值得关注和探讨。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改善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业绩,对上市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上市公司的健康均衡发展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以我国机构投资者为切入对象,探讨我国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决策中是否具有地理特征偏好以及会计信息质量是否会对这一偏好产生影响。借鉴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本文以区域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信息传递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上市公司地理特征分布差异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中的偏好,接着重点梳理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中的地理特征偏好现象及成因,以及会计信息质量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我国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A股公司2009-2013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时是否具有地理特征偏好,并进一步分析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是否会对这一偏好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时具有明显的地理特征偏好,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机构投资者偏好于距离自己近的上市公司,即距离越近,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二是机构投资者偏好于位于东部地区的上市公司,即相较于中西部地区的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在东部地区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更高;在加入调节变量会计信息质量之后,发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将会削弱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地理特征偏好。最后,文章从实现投资地域多元化、协调区域发展和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三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