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标准及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s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通信市场发展迅猛,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LTE是3GPP定义的下一个移动宽带网络标准,并且已经列入3GPP R8正式标准。LTE TDD作为R8标准的一部分,是TDSCDMA的后续演进标准,在国内也习惯称其为TD-LTE。随着TD-SCDMA在中国的大规模商用,TD-LTE也必将成为一个被广泛应用的通信标准,为此有必要对TD-LTE标准及实现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   LTE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并引入MIMO等技术,极大的提高了系统带宽:1)OFDM技术具有频谱效率高、带宽扩展能力强、抗多径衰落和易于实现MIMO等优势。但是由于OFDM/OFDMA的峰均比(PAPR)很高,使终端的成本和耗电量增加很多,所以它不适合用于上行链路传输。因此在LTE下行链路中使用了OFDM技术,上行链路则采用了PAPR较低的DFT-S-OFDM技术。2)MIMO技术从一开始就成为LTE中提升频谱效率的关键技术,包括空间复用、空间分集以及波束赋形等。R8版本的标准中,LTE FDD支持的最大天线数为基站四发和终端两发,而LTE TDD支持大于4天线阵元的智能天线配置。   在TD-LTE中引入智能天线技术时,上行DOA估计是关键技术之一。现有的三类DOA估计算法,即谱搜索算法、基于子空间的算法和基于最佳性能准则的算法,都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且未见相关资料给出此类算法在TD-LTE系统中的具体实现方案。本文给出一种利用TD-LTE标准中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实现DOA检测的简单、实用的方法,该方法给出8阵元圆阵智能天线参考信号接收机的原理图,导出参考信号在接收过程中的数学处理表达式以及基带检测算法,进而给出该算法的实现过程以及仿真结果,最后对该方法实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下变频误差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可以看出,该方法是一种针对TDLTE标准的、简单有效的DOA估计方法。
其他文献
对图像序列中的运动目标进行检测和识别是当前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智能视觉监控、图像检索和高级人机交互等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图像
ZigBee技术基于IEEE802.15.4标准,主要面向低成本、低功耗、低数据传输率的网络应用,在环境监测、军事、医疗、工业控制和家庭智能监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Zigbee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海量数据存储于数据中心中,而且用户量剧增,并发访问量过大,因此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副本备份能够提高系统性能,增
色素上皮层脱离(Pigment Epithelium Detachment,PED)是多种视网膜或脉络膜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特征,如老年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由于色素上皮层脱离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系统对天线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双频、圆极化、带宽等。对电磁波具有良好操控特性的人工电磁媒质的出现则为天线的设计带来了全新的
通常人们认为噪声是干扰,信号检测即为滤除噪声,提取信号的有效信息,判断信号的有无。随机共振现象于此相悖,它通过添加适当的噪声,可以有效地提高非线性系统的检测性能,在非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地质灾害、生产事故时有发生,迫切需要机器代替人去执行危险的任务。如何实现在无
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具有无侵害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它已经被广泛地用于黄斑水肿、黄斑裂孔、青光眼等疾病的诊断治疗中,目前,OCT已经成为
超宽带(Ultra-Wide Band,UWB)通信技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与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基础理论。超宽带以其保密性好,抗多径能力强,传输速度快,共享频谱能力强等优点吸引了
1983年第一部商业手机诞生,经过二十多年的科技发展,功能不断加强,性能日益提高,手机几乎成文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手机设计的门槛越来越低,加上3G网络发展的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