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负启动效应产生机制的大多是从抑制扩散理论或情景提取假说的角度进行阐述。然而,近年来负启动研究表明,该效应机制的产生并非单一理论可以解释。另外,在已有文献中,鲜有研究将启动试次中干扰项显著性与RSI相结合来探讨这两种因素对负启动效应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013年Ihrke等人所使用研究范式的变式,从反应提取理论的角度利用不同实验条件的干扰刺激通过实验探讨基于时空分离的反应提取实验范式下,负启动效应产生机制以及启动试次中显著性不同的干扰刺激对负启动效应的影响以及不同RSI对负启动效应的调节。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支持负启动效应多种机制整合理论,且在缺乏反应提取的负启动范式中,目标选择阶段发生明显的负启动效应,在反应选择阶段发生明显的正启动效应。(2)干扰项显著性对负启动效应量影响明显,干扰项显著性越高,负启动效应量越大。(3)RSI对负启动效应量的整体分析影响不明显,但是在局部反应时分析过程中,RSI为750ms时的负启动效应量比RSI为5000ms时的负启动效应量要高,同时,当RSI为5000ms时,负启动效应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