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结型锚杆拉拔承载力的试验与理论分析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aixia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土锚固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已经在边坡、基坑、矿井、隧道、地下工程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采用锚固技术,能充分调用和提高岩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施工安全和稳定,节约工程造价,加快施工速度,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锚杆内部拉筋与水泥浆体间传力方式的不同,可将注浆锚杆分为拉力型、压力型和剪切型。日前大部分工程中采用的是拉力型注浆锚杆。这类锚杆的传力方式是通过拉筋与水泥浆体以及水泥浆体与岩土体间的粘结将外力依次传递到岩土体中。对于拉力型锚杆,其承受拉力的能力,一方面取决于钢筋的截面积和抗拉强度,这很容易精确地设计并满足使用要求:另一方面则取决于锚固体的抗拔力,锚固体的拉拔承载力是影响单根锚杆承载力的关键。但是由于锚杆在岩土介质中受力的复杂性,使得锚杆承载力设计一直停留在经验上。因此有必要建立简单实用、适用性强的锚杆抗拔承载力计算式。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着重研究了锚固系统中界面的粘结性能以及粘结型锚杆的拉拔承载力的计算与预测。具体内容如下:1用钢管作为基体材料、砂浆作为胶结材料,对钢筋、砂浆和钢管组成的锚固体进行拉拔试验。试验中出现了两种破坏形式:钢筋与砂浆界面的剪切破坏和砂浆与钢管界面的剪切破坏。分别对两种破坏形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通过试验曲线,对钢筋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力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钢筋的表面形状、直径、锚固长度对钢筋与砂浆之间粘结性能的影响。2总结了已有的钢筋与胶结材料粘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并简化为三线性模型,为理论分析打下了基础,用试验值和简化的模型进行了对比,吻合较好。3采用Burong Zhang and Benmokrane,B和吴智敏、杨树桐的理论分析,两种理论模型都是针对锚杆与胶结材料界面破坏提出的。通过试验值和两种理论值进行了对比,试验值和两种理论值拟合的很好。证明了两种理论的可用性。4对砂浆与钢管剪切破坏形式的拉拔承载力进行了理论推导,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其他文献
针对内陆河道、湖泊疏浚清淤产生的淤泥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底部低真空抽取堆场表面水(富裕水)技术,以达到快速消除淤泥堆场富裕水和降低淤泥含水率的目标,为修改现有
针对普通支撑受压易屈曲、拉压滞回反应不对称,防屈曲支撑虽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强但震后存在较大残余变形使其加固修复比较难等问题,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一种自恢复耗能支撑
目前,我国城市河道受到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河道污水的特点是有机物浓度较低,氮磷含量相对较高,水质、水量随季节变化。传统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虽然对有机物有较高的去除能力,但对氮
工业企业综合节水评价研究是针对节水工作在多水源、多用户的新形势下提出的课题。本文在运用标准化相关理论、结合城市综合节水特点、构建城市综合节水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在
随着钢管结构的广泛运用,以及,结构受撞破坏事件日益增多,钢管结构的抗冲击性能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服役过程中,由于结构自重、设备等荷载的存在,管结构主管会承受一定水平的轴力
新疆是我国发生地震灾害较多的省区,也是国务院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这个地区地震的主要特点是频率高、强度大。由于南疆多数城乡居民特别是贫困群众的房屋居住条件
如何利用有限的实测数据准确的预测桩的极限承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微分进化算法是一个并行的智能非经典全局优化算法,特别适合于求解连续空间优化问题.利用微分进化算法
减轻自重是现代建筑结构实现超高、大跨设计与施工的有效途径之一,而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可显著降低结构自重。但轻骨料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骨料易出现上浮现象,导致混凝土浇筑成
学位
作为性能化抗震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地震动强度指标将地面运动的各项特性与结构的地震响应紧密联系起来。针对受高阶振型影响显著的超高层建筑,本文旨在探究超高层建筑中各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