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制造工程由于资源潜力巨大、经济效益显著、环保作用突出,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实施再制造已成为新时期实现制造业节能、节材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下,结合产品全生命周期思想,提出了主动再制造的理念,并对主动再制造时间区域决择、产品结构改进及其对主动再制造时间区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论文主要研究工作体现在以下儿方面:以质量屋为工具,进行再制造设计要素的分析与评定,建立再制造设计信息模型,为再制造设计提供基础支撑。首次提出了主动再制造的理念,创建了主动再制造时间区域决择方法模型。将主动再制造时间区域分为区域上限和区域下限分别加以讨论,从而在设计阶段就可以对主动再制造时间区域作预判。在确定区域上限过程中采用生命周期能耗和生命周期成本作为优化要素进行分析,并基于博弈方法,将能耗、成本要素之间的冲突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进行冲突消解;在确定区域下限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提出表征零部件性能退化的特征量值指标,通过建立各项指标与服役时间的映射关系,对零部件丧失再制造价值的临界状态时刻进行预测。提出面向再制造的结构设计方法,并进一步研究具体结构改进对于主动再制造时间区域的影响。本文从面向再制造的产品模块化配置和零部件结构改进两方面开展结构设计方法研究,建立再制造模块划分准则,通过模块内/模块间关联度分析,实现模块优化,并基于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进行零部件结构改进。结构改进之后,通过建立结构特征参数,分析结构特征参数与主动再制造时间区域优化要素之间的量化关系,研究结构改进在设计参数层对于主动再制造时间区域的影响。开发了主动再制造时域决择及结构改进辅助系统。系统分为主动再制造时间区域确定、基于TRIZ的再制造结构设计冲突消解、再制造性评估等模块,通过辅助系统开发,促进研究方法的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