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中国钢铁产量达到22334万吨,成为世界上首个年产钢量突破2亿吨的国家。同时有关中国钢铁行业是否过热的争论也从行业内部转变为一个公众话题,钢铁业也一下子成为了引起大家极大关注的热门行业,本文认为中国钢铁业的“过热”是一个结构性过热,中国钢铁业应该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发展。文章首先从分析全球和中国钢铁业发展入手使大家对钢铁业有一个概貌了解,同时对中国钢铁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快速发展给出了具体原因分析。然后通过详实的数字,对国际和国内钢铁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分析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对建筑业、机械制造业、汽车、造船、铁道、石油及天然气、家电、集装箱八个主要的钢材消费行业进行了2005年和2010年的需求预测,预测消费量分别为2.5亿吨和3.1亿吨。钢铁业是一个资源型行业,为了保证钢铁业的发展,必须有足够的资源支撑。铁矿石作为钢铁的主原料,直接制约着钢铁行业的发展,本文详细分析了国产矿资源、进口矿资源和进口矿的运输条件,在得出铁矿石能够基本满足中国钢铁业发展的结论基础上,建议中国钢铁业要走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还分析了焦炭资源、水资源和环境容量。最后,文章分析了中国钢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布局不合理、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和环境限制等。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钢铁业的发展战略:1、顺应全球钢铁发展趋势,加快兼并重组;2、加强宏观调控,确保产业健康发展;3、联合采购,建立用矿安全保障体系;4、提升层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