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0年以来,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基础设施建设成果突出,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更是取得了巨大成就。交通基础设施作为一种社会先行资本,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能够带来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首先,文章对交通基础设施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进行了理论分析,证实了文章研究思路的可行性;其次,文章对西北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进行现状分析,结果显示虽然西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增长迅速,但也存在结构不合理、空间差异大的问题。使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方法测算西北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西北地区总体全要素生产率大于1,处于效率改进阶段,但各个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有正有负,不均衡;再次,从空间溢出视角,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西北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西北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能够促进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铁路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公路的促进作用。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这表明加强各省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弱化周边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公路的弱化作用要小于铁路的弱化作用。总之,西北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有正的直接效应,负的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也能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西北地区的财政支出政策却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城市化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确定;最后,从宏观和中观角度对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一些思考。宏观上,应从整体视角规划西北地区的发展,提高西北地区的连通性,发挥区域一体化优势;中观上,各个省可继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本地效应,但各省要全面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政策,促进本省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采用激光和等离子弧淬火表面硬化技术,对火力发电厂锅炉用碎渣机凸轮常用材料合金钢40Cr进行激光表面硬化处理,并将其在销盘式摩擦试验机上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激光硬化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近年来我国PTC发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威胁人体健康。PTC侵袭能力较强且早期多无明显症
针对组合体二补三问题进行研究,从体表面的特征出发,分析了它与单一平面的区别,总结出相邻可见表面线框的投影规律和体表面的单面性及其投影特征,尤其是对投影特征中倾斜于投影面
面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激烈竞争,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适应改革、适应未来的高素质人才,是每个教师面临的严峻任务.发展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赋予学校教育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特别是对传统农业地区冲击较大.本文总结了宿州市农业发展的几个新特点,从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入手,提出了应对入世挑战的几点措施.
电教科研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应当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围绕教学难点来寻求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尤其是其中那些常规教学难以突破的难点,传统实验不足,以
电子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影响,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电路故障问题,传统的系统故障修复方案虽然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系统故障修复,但同时也会给芯片电路系统带来很多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渐受到了新兴媒体的制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抓住了更新迭代的机遇,实现了与新兴媒体的相互融合,在发展过程中寻求改进,形成了融媒体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业逐渐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趋势。在多样化的旅游形式中,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及文化体验,吸引了众多追求质朴生活、渴望放松身心的旅客。但对乡村旅游而言,乡村景
研究了灰色GM(1,1)模型及其在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以实际算例为基础,对预测结果作了分析,得出结论:灰色GM(1,1)模型精度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