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汉族人口3420余万人(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山西汉族人体测量资料和人类群体遗传学资料至今尚无完整的、全面的数据。为此,于2009年8月在山西省祁县对城市汉族303例(男为150例,女为153例),在东观乡对乡村汉族500例(男为251例,女为249例)成人进行了活体观察与测量,并进行了10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经典指标的调查。
研究结果如下:(1)山西汉族上眼睑有皱褶率中等,有蒙古褶率较低,眼裂高度多为窄型,半数人眼外角高于眼内角,鼻根高度多为中等型,鼻背多为直型,多数颧骨体不突出,鼻基部多为水平,鼻翼高度多为中等,鼻孔最大径多为斜位,鼻翼宽男性以中等型最高,女性以狭窄型最高,上唇皮肤部高度中等型最高,红唇厚度以薄唇出现率最高,耳垂圆形、三角形较高,下颏类型多为直型,黑发,眼色为黑褐色或褐色,肤色男性以暗黄色最高,女性以黄色最高。(2)山西汉族城乡男女性均以过短头型、高头型、狭头型(除乡村女性阔头型最高)、狭鼻型、长躯干型、宽胸型、亚短腿型最高。城市男性以中面型与狭面型最高,二者比例相等,乡村男女性均以中面型最高,城市女性阔面型最高。城市男性及城乡女性以宽肩型最高,乡村男性以中肩型最高。乡村女性窄骨盆宽与宽骨盆宽均较高,城市女性与城乡男性均以宽骨盆最高。乡村男性体型以中间型最高,城市男性及城乡女性均以矮胖型最高。(3)聚类分析表明,山西汉族具有蒙古人种北亚类型的体质特征。其体质与鄂伦春族、东乡族接近。主成分分析表明,山西汉族男性身材偏矮,体部宽度中等、头面部宽度居中,五官值较大,头长较小;山西汉族女性身材中等,五官高度、宽度值与头长均较大,与东乡族、保安族、赫哲族较为接近。(4)体重及体部指标均值随年龄增长变化较大。头面部指标均值随年龄增长变化则较小。城市男性除臀围、大腿围外,其余10项围度均值都高于城市女性,乡村两性间除腹围、小腿围、上臂围外,其余9项围度均值均存在性别差异,其中臀围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其余8项围度均值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性城乡间12项围度值城市男性明显高于乡村男性,女性城乡间除乡村女性腹围明显高于城市女性,城市女性头围大于乡村女性和乡村女性大腿围大于城市女性外,其余均无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山西汉族女性臀围值变化明显,乡村男女性与城市男性腹围值变化明显。(5)山西汉族女性各皮褶厚度值均比男性高。城市男女间、乡村男女间均存在极显著性别差异。城市男性皮褶厚度值比乡村男性高,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城市女性皮褶厚度值比乡村女性高,除面颊皮褶外,城市女性与乡村女性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皮褶厚度曲线随年龄增长波动较大。(6)山西城市汉族男性的平均体型值为4.9-5.8-1.8,乡村汉族男性的平均体型值为4.3-5.1-2.5,均属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山西城市汉族女性体型均数为6.0-6.0-1.2,乡村汉族女性体型均数为5.9-6.0-1.1,均属于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7)与我国其他族群相比,山西汉族成人有上眼睑皱褶、有蒙古褶、凸型鼻背、宽鼻孔、有耳垂、凸型下颏、拇指过伸型出现率较低、环指长、扣手右型出现率较高、卷舌率中等。凸型鼻背、凸型下颏、食指长型出现率存在极显著性别间差异。山西汉族成人10项遗传学指标之间彼此相关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