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地球上已经不存在未受人类影响的生态系统了,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环境问题越演越烈,生态系统的保护性研究一直是生态学领域的热点之一,而作为复合式生态系统的海岛生态,由于地域条件等因素导致对其研究相对较少。海岛经济属于资源型经济,渔业、运输业、电力工业以及旅游业等是海岛的支柱产业,海岛开发导致岛屿生态系统面临着来自人为和自然的双重压力。目前,人们通常以定性或者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自然资源开发的程度进行判断,以及描述生态面临的健康问题。本文在分析海岛生态特征的基础上,对海岛生态压力的基本理论以及定量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构建出海岛生态压力定量评估模型,并选择浙江舟山群岛的部分代表性岛屿进行了实例分析与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为:1.分析海岛生态系统响应机制对海岛自然环境与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调查,针对海岛这种特殊生态系统的特点,分析人为开发活动对海岛生态系统产生的压力以及相应的响应机制。2.提取定量评价指标针对海岛子系统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对海岛生态系统评估指标进行筛选。以净初级生产力、生物多样性、大气环境质量、水质环境质量以及海岸资源利用五个评价指标构建海岛生态压力定量评估体系,每个评价指标均可定量测算;3.构建模型整合各指标的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及数学模型构建的定量评估模型为:P=1-Ai*ω-1ki。4.海岛生态压力实例分析参照舟山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以舟山群岛的部分岛屿为例,根据岛屿地理位置选择相应的指标对比值,分别为位于四类水质中的西白莲岛与长白岛,三类水质中的小黄龙岛,二类水质中的大长涂岛,分析结果展示了岛屿开发程度及主要的生态压力驱动来源,为海岛生态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本文结合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数据,对已开发岛屿的生态系统压力做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利用所构建的模型定量评价岛屿的生态压力值,分析出人为开发活动对海岛产生的干扰强度。构建模型计算结果显示二类到四类的生态压力值分别为0.3657、0.4441、0.5490,2008年到2012年期间长白岛五年生态压力值分别为0.3600、0.3716、0.4410、0.4587、0.4557,西白莲岛为0.2345、0.3016、0.3797、0.3604、0.3503,小黄龙岛为0.3047、0.4567、0.4598、0.4679、0.4585,大长涂岛为0.2931、0.3352、0.3790、0.4440、0.4776,小黄龙岛和大长涂岛生态压力值已经超过对比层数据,生态系统趋向退化。本文在研究中构建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但总体上已能够较为全面客观的反映出舟山群岛中部分已开发岛屿的生态压力值情况,对以后的海岛生态健康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