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喹啉甲醛缩氨基硫脲衍生物及其镓配合物的合成、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11070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α-N杂环缩氨基硫脲衍生物及其镓配合物具有优良的生物化学活性,尤其在抗肿瘤方面更加显著。因此,本论文设计、合成了六种2-喹啉甲醛缩氨基硫脲衍生物及其相应的镓配合物,并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抗肿瘤活性与抗肿瘤机制进行了研究。以2-喹啉甲醛为原料,通过席夫碱反应分别和氨基硫脲、N-甲基肼硫代甲酰胺、N,N-二甲基肼硫代甲酰胺、N,N-二乙基肼硫代甲酰胺、吡咯烷-1-硫代酰肼、哌啶-1-硫代酰肼脱水缩合,得到六个2-喹啉甲醛缩氨基硫脲衍生物(L1-L6)。然后将这六个化合物分别和三氯化镓反应,得到六个结构类型相似的镓配合物(C1-C6)。使用1H NMR、13C NMR、ESI-MS、元素分析和紫外-可见光谱等对十二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其中镓配合物C6还通过X-ray单晶衍射确定分子结构。稳定性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在生理介质中可以稳定存在。通过MTT法筛选了针对人肺癌细胞(A549)、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正常肝细胞(LO2)的药物活性。这些化合物对肿瘤细胞IC50值全部小于20μM,对于正常细胞IC50值普遍高于50μM,选择性都优于顺铂,其中L6与C6活性最突出。构效研究表明随着配体的亲脂性增加,镓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随之增强。药物利用度研究发现用有机镓配合物C1-C6处理的A549细胞内镓含量远远高于三氯化镓处理的,表明镓配合物更容易被肿瘤细胞摄取。选择药物活性与选择性最优的化合物L6与C6进行抗肿瘤机制研究。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研究表明L6与C6都能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活性氧(ROS)检测研究表明镓配合物显著增加了细胞内ROS。膜电位研究表明,镓配合物干预下导致了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崩溃,这是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的关键特征。凋亡蛋白分析表明2-喹啉甲醛缩氨基硫脲衍生物与镓配合物都能促进凋亡相关蛋白的活化,而且镓配合物比相应的配体效果更强,这与细胞凋亡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我们将其统称为核子。它们是由夸克构成的,并通过胶子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夸克和胶子被认为是基本粒子,它们的存在状态及相互作用由量子色动力
氨基C酸(3-氨基-1,5-萘二磺酸),分子式为C10H9NO6S2,纯品为白色晶体,能溶于水,带有蓝色荧光。氨基C酸是合成直接染料及活性染料的重要中间体。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直
应用聚合物驱提高油田采收率的过程中,控制合理的流度比是保证增产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流度比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时,由于流度比的复杂性导致研究难度大、工作量增加。故
二硼化锆具有极高的熔点、硬度、化学稳定性、良好的导电导热性等优良特性,因此在航空航天、耐火、切削、电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ZrB2难以烧结致密、高温下易氧
针对一类半线性抛物微分方程定解问题,通过插值思想导入对半线性项的处理,本文研究了该类定解问题插值系数有限体积元法的计算格式及其收敛性。对于一维半线性抛物问题一次元的研究,首先在空间上应用插值系数有限体积元进行半离散,在时间上分别采用向前差分、向后差分方法对其进行全离散,从而得到全离散计算格式,接着讨论其收敛性,最后给出两个数值例子以说明该计算格式的有效性;类似地,对于二次元,首先在空间上应用插值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在此时代背景下,国际交流在贸易、旅游等诸多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口笔译市场在近些年也得到了极大拓展。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形式,电话口译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商务谈判、进出口贸易、医疗卫生等。区别于交替传译与同声传译,电话口译可以克服特定时间内说话人与听话人不在同一场所的空间局限性,随时随地满足双方交流的需求。因此,熟悉传统口译方式的译员亟需
苯丙酮类紫外吸收剂具有较大范围的吸收波长,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及防晒类产品中。其中,二苯甲酮-3(Benzophennone-3,BP-3)是一类典型的紫外吸收剂,具有生物积累性,可在水中长
化石资源是现代工业和文明的物质基础,但是其再生周期长并且它的使用还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成甲醇对于解决环境问题和应对能源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中国的援外培训项目数量呈指数型增长,范围涵盖外交、体育、农业、商务和法律等领域。联络口译员作为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项目的成功举办做出了自身的贡献。作
生态安全及濒危物种的保护是人们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恶化,大量物种濒临灭绝,如果对这些濒危物种不进行保护,那么这些濒危物种最终将会灭绝,这将对当地生态系统及食物链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同时,如何有效的保护濒危物种,以及这样的保护是否会对其它物种带来不可预期的变化,这些也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适当的数学模型进行研究为上述问题寻找合理的数理依据。本文研究了一个带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