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问题行为一直是心理学家关注的课题,在我国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率在5%-15%,由于问题行为成因的复杂性,矫正过程的长期性、反复性以及现实和潜在的危害性,致使家长、教师、社会倍感头疼和棘手。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的研究较多,但与师生关系的调查较少,而儿童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渡过,和教师的联系最为密切。因此,本研究对师生关系对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 对师生关系的研究采用上海师范大学姜立利参考HeatherA.Davis的师生关系量表编制的问卷。对问题行为的研究采用早期发现测验,由日本长岛贞夫等编制、华东师大心理学系周步成修订。 本研究采取整班取样方法选取济南市两所小学(省属小学和区级小学)5个班,从两所学校的三、四、五年级随机抽取共5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09名,女生103名,总平均年龄为10岁。在审阅全部问卷的基础上,筛除未完成的问卷和明显回答不认真的问卷,有效被试为204人。对问卷各项统一编码录入,所有数据由Spss for Windows10.0进行管理和分析。研究结论如下: 小学生问题行为中的反抗倾向、孤独感、被压迫感、耐受性存在性别差异, 男生的孤独感、被压迫性显著高于女生,反抗倾向男生高于女生,耐受性男生显著低于女生。 小学生反抗倾向和耐受性存在年级差异,五年级小学生的反抗倾向显著高于三年级的学生,三年级和四年级以及四年级和五年级小学生之间的反抗倾向没有显著差异;三年级学生的耐受性显著高于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四年级和五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 缺乏学习热情和缺乏成就欲的年级与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 4、师生关系与问题行为的各维度之间显著负相关,问题行为各维度之间显著正相关。 本研究对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讨论,比较了与以往研究的异同,并进行了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