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TiO2核壳纳米粒子的制备及SERS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TiO2复合纳米粒子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及性质,在催化等领域中具备潜在的应用前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具有极高的检测灵敏度以及可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在化学生物等领域也备受关注。若将两者的功能复合则可提供一种既具有光催化效应又兼备SERS效应的复合材料。一方面可利用TiO2良好的催化性能结合紫外光获得可循环再生的SERS基底;另一方面利用SERS的高灵敏度的特点,现场实时检测TiO2表面限域内的反应过程,发展一种分子水平上研究光催化机理的高灵敏度检测技术。本文在上述前提下,主要开展了下列一系列的工作:(1)完善了层层组装技术,利用聚电解质的静电吸附作用,基于硅片或ITO等基底,在不同尺寸的Au,Ag等贵金属纳米粒子表面包裹上不同层数的TiO2前驱体—TALH,通过退火或水解制备得到不同粒径大小、不同壳层厚度的Au@TiO2及Ag@TiO2核壳纳米粒子。以SEM,TEM,UV-vis谱以及Raman光谱等手段对不同包裹阶段核壳纳米粒子的表面形貌、尺寸及TiO2的晶型进行了表征。(2)以苯硫酚(TP),对巯基苯甲酸(MBA)以及亚甲基蓝(MB)等为探针分子考察了该基底的SERS长程增强作用的有效性。此外,结合紫外光催化技术实现了该基底的可循环使用,对其重现性及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此类新型复合基底为将SERS技术拓展到高灵敏度的定量或半定量分析提供实验基础。(3)以亚甲基蓝、苯胺等污染物为模型分子对所合成的不同尺寸、不同壳层厚度的Au@TiO2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效率和可循环使用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了石英管内壁组装上Au@TiO2纳米粒子后实际废水的降解效率。结果表明:该材料对废水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并能循环使用。(4)发展了一种新型光催化机理研究的高灵敏度技术。通过将TiO2壳层独特的光催化和贵金属内核的巨大SERS效应的长程作用相结合,现场实时研究了光催化过程中表面物种的变化情况,从分子水平上提供了此类复合材料表面吸附及光催化过程机理。通过借助于SERS手段来实时检测MB等染料分子在Au@TiO2表面光催化降解中间过程,并根据其谱峰的位移及相对强度的变化情况,详细研究了模型分子在此类具有催化活性二氧化钛外壳的可能的降解机理。
其他文献
学位
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哀牢山南部,分布于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绿春等县。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当地群众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于2013年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阳光照射在层层梯田之上,流光溢彩、气势恢宏。
随着分离技术的发展,氢气的纯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课题拟基于高长径比的陶瓷中空纤维负载氧化石墨烯膜以提高膜的强度和分离性能。为此,采用高强度的YSZ(8%Y2O3掺杂的Zr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