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国家体育总局于2005年公布的一项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的身体机能和素质与十年前相比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增进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已经成了国家各级教育和体育部门的重要工作,探讨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质的方法也成为众多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从大学生课间体育活动入手,充分利用上午两大节课之间的30分钟课间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课产体育活动,以期对学生的体质水平有促进作用。经过调查分析,充分利用普通高校的课间休息时间,对这30分钟进行有组织的活动锻炼,可以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共调查了4所大学的795名学生课间体育锻炼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设计课间体育活动的干预计划,选择了调查对象中的200名学生(男、女生各100人),通过为期16周的健美操、跳绳、健步走干预实验并在实验前、后进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所调查的4所高校都没有组织大学生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进行体育活动。参与课间体育活动的学生数量较少只占调查总人数的31.2%。2、在受调查的795名大学生中有89.8%的大学生支持高校组织趣味性强的课间体育活动,大学生在课间体育活动中最喜好的活动项目男、女生存在一定差异。男生最喜欢的活动项目是乒乓球,占男生总人数的57.5%;女生则为健美操,占女生总人数的12.6%。3、与课外体育活动及早操相比,课间体育活动适用范围更广,吸引力更大,能有效缓解学生课堂学习压力,是阳光体育工程的有效解决途径之一。4、高校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课间体育活动对于大学生的体重、呼吸机能、及耐力与爆发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对参与了干预实验的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所选择的项目能被大多数的同学认可,有超过90%的学生认为参加课间活动锻炼可以使自己心情舒畅、头脑清醒、学习效果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