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莓再植病害是在草莓连作条件下由多种病原物引起的病害,它严重降低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制约着保护地草莓的生产。康地3号是本实验室和秦皇岛领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生物制剂,于2005~2006年分别在河北满城绿海草莓基地和辽宁东港的草莓基地测试了其对草莓再植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同时对多项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试验共设七个处理,分别为溴甲烷全量处理(MB)、溴甲烷半量处理(1/2MB)、康地3号低剂量(K1)、中剂量(K2)、高剂量(K3)、溴甲烷半量加康地3号中剂量(1/2MB+K2)、以及空白对照(CK)。其中,MB处理的施用量为50g/m~2,K1、K2、K3处理分别为75g/m~2、150g/m~2和225g/m~2。所有处理均在定植前进行,定植后60天,首先对两地土壤肥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满城和东港大棚土壤都处于高肥力水平,除了东港在有效磷的含量上,K3处理显著高于MB处理以及在有效钾含量上K2处理显著高于K3处理之外,其它绝大多数处理之间均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差异,说明不同处理方式没有对土壤养分含量造成显著的影响。分别测定了以上7种处理条件下满城和东港两地草莓的株高、株展、新生根数、根长,根部和地上部鲜重,结果表明,康地3号生物制剂的各个不同用量处理与对照相比都能不同程度地促进草莓植株的生长发育,其中,田间用量为225g/m~2的处理(K3)对草莓生长促进作用最强,除满城的地上部鲜重和东港的根鲜重这两个指标外,其他各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与溴甲烷全量处理处于同一水平。对草莓的产量和品质进行了调查,康地3号可以显著增加草莓的产量并改善草莓的品质。在满城和东港两地,康地3号施用量为225g/m~2的处理(K3)与对照相比,分别增产237.3%和49.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5.7%和8.0%;硬度均增加15%;总酸含量分别降低7.2%和9.3%,水分含量降低了1.5%和0.8%,大大改善了果实风味,其各项指标与溴甲烷全量处理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对满城和东港两地草莓根部病害发生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康地3号处理均减少了草莓根部病害的发生,其中K3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在满城和东港对草莓根部病害的抑制率分别达到44.2%和84.7%,K3处理与溴甲烷全量处理和溴甲烷半量+康地3号中剂量处理三者在统计上处于同一水平。在草莓的不同生长期,采用不同方法对土壤中根际真菌总量和尖孢镰刀菌的数量、线虫数量、土壤中的蚯蚓数量以及田间小区里杂草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在满城和东港两地K3处理对根际真菌的平均抑制率分别达到47.5%和88.4%;对镰刀菌的抑制率分别为38.8%和90.6%;对杂草的抑制率分别为65.2%和45.6%,与溴甲烷全量处理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康地3号对线虫生长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两地蚯蚓的数量调查结果显示,康地3号生物制剂对蚯蚓没有灭杀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展现了良好的生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