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 AMH)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正常人群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临床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内分泌门诊及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PCOS患者124例,卵巢早衰患者30例,选择健康志愿者和因输卵管因素或男方因素在生殖医学中心行助孕治疗的30例卵巢形态、功能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内分泌疾患,近3个月未使用过激素类药物。所有PCOS患者于月经第3-5天或者闭经状态下(无直径大于10mm卵泡发育)留取空腹静脉血提取血清,进行血清性激素六项、胰岛素释放试验、游离甲功、肾上腺皮质功能测定;POF组及对照组患者测定性激素水平。测定上述所有标本的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对上述所有入选对象均登记月经史、身高、体重。对124例PCOS患者按照胰岛素抵抗与非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与非高雄激素血症、月经周期长短、肥胖与非肥胖、窦卵泡数五种不同临床特点进行分组,比较各种分组临床特点、内分泌特征及AMH水平差异。结果:1.PCOS、POF患者临床及内分泌特征及AMH表达差异1.1PCOS患者的发病特征:患者平均年龄(25.90±4.21)岁;初潮年龄(13.85±0.76)岁;BMI(27.71±4.21)kg/m2;肥胖的发生率约为64.23%(79/124);高雄激素血症发生率约为62.10%(77/124);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率约为66.13%(82/124);闭经的发生率约为40.32%(50/124),月经稀发的发生率约为59.68%(74/124);窦卵泡数≤30个组29例,30个<窦卵泡数<45个组56例,窦卵泡数≥45个组39例;AMH(13.23±5.20)ng/ml。1.2对照组的一般情况:POF组患者平均年龄(26.19±4.61)岁,初潮年龄(15.58±0.72)岁,AMH(2.98±1.98)ng/ml;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26.01±4.32)岁,初潮年龄(13.58±0.72)岁,AMH(6.27±2.79)ng/ml。1.3比较PCOS组、POF组与正常对照组AMH水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MH用于检测PCOS的敏感性为90.8%,特异性为89.5%;AMH用于诊断POF的敏感性为93.2%,特异性90.3%。2. PCOS各组临床特征、AMH分泌水平变化及相关性分析2.1按照雄激素水平分组:高雄激素血症组LH/FSH、LH、AFC、AMH水平明显高于非高雄激素血症组(p<0.01),高雄激素血症组E2高于非高雄激素血症组(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按照窦卵泡数分组:AMH随窦卵泡数增多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MI、LH/FSH、T、HOMA-IR在窦卵泡数<30个组、30个<窦卵泡数<45个组、窦卵泡数>45个组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按照HOMA-IR分组:AMH水平在胰岛素抵抗组低于非胰岛素抵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抵抗组BMI明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月经周期、LH/FSH、LH、T在胰岛素抵抗组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按照BMI分组:非肥胖组AMH、LH水平明显高于肥胖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非肥胖组LH/FSH高于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OMA-IR水平与月经周期肥胖组明显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初潮年龄在肥胖组早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按月经周期不同分组:闭经组AMH、BMI、T、HOMA-IR、AFC水平高于月经稀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稀发组E2高于闭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COS患者的血清AMH水平高于对照组,POF患者的血清AMH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2.AMH水平与PCOS患者不同临床表型存在相关性:AMH与PCOS患者雄激素水平、窦卵泡数、月经周期长短呈正相关;与BMI, HOMA-IR呈负相关。3.血清AMH的检测对PCOS和POF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一个临床检测指标。4.AMH可以作为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的一个新型指标,有望成为促排卵治疗的有效依据。